第431章 穿着军装回四合院(1 / 2)

告别了华罗庚教授一家,何雨柱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心情复杂地朝着南锣鼓巷95号院走去。

一方面是即将见到家人的迫切喜悦,另一方面,这副崭新的中校肩章,让他有些不知该如何向家人解释。他知道父亲何大清和白玲姨都清楚他去了军校当教员,参军的事情也没瞒着他们,但这中校军衔……确实有点超出预期了。他倒不是想隐瞒,只是觉得这事儿说来话长,而且其中涉及不少保密内容。

心里琢磨着,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离家越近,那份游子归家的暖意便越发浓烈,将冬日的严寒都驱散了几分。

远远地,就看到95号院那熟悉的门楼。院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何雨水清脆的欢笑声,还有小弟弟何雨轩咿咿呀呀的学语声。何雨柱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军装和军帽,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温暖的笑意,推门而入。

“爸,白姨,我回……”

他话音未落,院子里正在堆雪人的何雨水闻声抬起头来。当她的目光落在何雨柱身上那身笔挺的“五五式”空军常服,尤其是领章上那两颗明晃晃的银星时,小姑娘瞬间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手里刚团好的雪球“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哥……哥?!”十一岁的何雨水像是被施了定身法,指着何雨柱,声音都变了调,“你……你这身衣服……你当官儿啦?!这么大的星星?!”

她的惊呼声立刻引来了屋里的人。

白玲正看着还有些迷糊的小儿子何雨轩,让他睡觉。小家伙已经四周岁了,可还是太皮,不肯多睡觉。听到继女的尖叫,心里一紧,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快步走到门口。

当她看到院子里那个身姿挺拔、戎装笔挺、肩章上两杠两星的年轻军官时,也瞬间愣住了。作为东城区工安局的一科科长,她太清楚那肩章意味着什么了——空军中校!这可不是刚参军一年的军校教员该有的军衔!

“柱……柱子?”白玲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目光在他脸上和肩章上来回逡巡,不肯睡觉的何雨轩也跑了出来,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哥哥。

何雨柱看着白姨和妹妹震惊的模样,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愧疚,连忙上前几步,笑着说道:“白姨,是我。雨水,不认识哥了?”

“不是……哥,你这……你这是怎么回事啊?”何雨水终于反应过来,像只小兔子一样蹦到何雨柱身边,想伸手摸摸他的肩章,又有些不敢,围着他转了两圈,嘴里啧啧称奇,“中校?!我的老天爷!哥,你不是刚去军校吗?怎么就是中校了?!”

这时,何大清也闻声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他刚才正在看文件,听到外面的动静,还以为来了什么重要的军方访客。当他看到站在院中,穿着空军中校军服,身姿如松的儿子时,饶是这位见惯风浪的老面瘫,脸上也终于变了颜色,足足愣了好几秒。

何大清的目光锐利如鹰,先是快速扫过儿子全身,确认那身军装和肩章绝非戏服或者仿制品,而是货真价实的将校呢和军衔标志。他的眉头瞬间锁紧,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困惑。他和白玲都知道柱子去了冰城军工当教员,参军授衔也在意料之中,按照他们的估计,柱子刚去,能授个专业技术中尉就算很不错了,撑死了也就是个上尉。可这中校……二十一岁的中校?!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军队授衔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绝不会儿戏!

“柱子,”何大清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审视,他指了指何雨柱的肩章,“这,怎么回事?你给我好好解释清楚!” 他甚至下意识地用上了审问时的语气,可见内心的震动有多大。

何雨柱看着父亲那锐利如刀的眼神和白姨脸上还未褪去的惊愕,知道不说是过不了关的。他摸了摸鼻子,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爸,白姨,这事儿……说来确实有点……意外。咱们进屋说,外面冷,别冻着轩轩。”

一家人进了温暖的客厅。何雨柱脱下军大衣,那身黄褐色的将校呢常服和肩上的两颗银星在灯光下更加醒目。何雨水像个好奇宝宝,挨着哥哥坐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肩章。白玲抱着小儿子,目光复杂地看着大儿子,震惊之余是深深的担忧——这军衔太高了,高得让她觉得不踏实。何大清则坐在主位,点了一支烟,目光如炬地盯着儿子,等着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