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就是肚子不舒服!”
“我看是你自己心里有鬼吧!”
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猜忌链开始形成。李昂成功地把“谁是骗子”这个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了出去,变成了村民之间的互相怀疑。
赵里正见状,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别瞎猜了!咱们靠山屯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哪来的骗子!李先生也就是这么一说,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李昂见好就收,又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里正说的是。文墨也只是根据古籍推测,提醒大家莫要被表象所惑。至于缉拿之事,自有官府操心。我等升斗小民,安心过日子便是。”
经过他这番搅和,村民们对通缉令的热情果然降温了不少,转而开始担心身边是不是真有“画皮”骗子,看谁都觉得有点可疑。李昂这个最先提出“画皮”说的人,反而因为“学识渊博”、“敢于直言”,被排除在了嫌疑名单之外。
危机暂时解除。李昂回到柴房,长舒一口气。阿土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少爷,您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他们忽悠瘸了!”
“基操,勿六!”李昂得意地一甩头(虽然没什么头发可甩),“这就叫转移矛盾,祸水东引!跟老子玩?老子忽悠人的时候,他们还在玩泥巴呢!”
然而,还没等他高兴两天,新的麻烦又来了。而且这次,是内部矛盾。
起因是王老财家的宝贝儿子王小虎。这小子吃了李昂的“开窍灵丹”(面粉丸子)后,虽然安分了两天,但很快故态复萌,而且变本加厉。他不再满足于听李昂讲奇葩故事,开始活学活用,把从李昂那里听来的“黄鼠狼讨封”、“母猪产后护理”等知识,在屯子里到处实践!
他先是跑到赵里正家的鸡窝前,对着下蛋的老母鸡一本正经地说:“鸡婆婆,我看你羽翼丰满,印堂发亮,今日必下双黄蛋!若是灵验,明日我给你捉虫吃!” 结果老母鸡被他吓得不下蛋了。
然后又跑到河边,对着水里游的鸭子喊:“鸭兄鸭兄,你可知你前世是位将军?只因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成了扁毛畜生?只要你肯让我骑一圈,我便帮你向上天求情!” 结果被鸭子追着啄了半里地。
最离谱的是,他不知从哪儿听说李昂用鸡粪治病的“光辉事迹”(可能是货郎说的),居然有样学样,偷偷收集了一罐子鸡粪,跑到隔壁孙寡妇家,说要用“祖传秘方”治好她家总打鸣的公鸡(嫌吵)!结果被孙寡妇拿着扫帚打得抱头鼠窜,鸡粪罐子也打翻了,弄得孙寡妇家院子臭气熏天……
这一系列骚操作,把靠山屯搅得鸡飞狗跳。村民们怨声载道,纷纷找王老财和李昂告状。
王老财气得吹胡子瞪眼,揪着王小虎的耳朵来找李昂兴师问罪:“李先生!你看看!这就是你开的窍?!这窍是开了,可开歪到姥姥家去了!俺家小子现在比猴还精,尽干些缺德带冒烟的事儿!你这‘灵丹’是不是有问题啊?”
李昂看着鼻青脸肿、还一脸“我没错”的王小虎,心里叫苦不迭。妈的,这小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太强了!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要是让他继续发展下去,迟早把自己那点老底都抖搂出来!
他赶紧一脸沉痛地对王老财说:“王员外息怒!此事……此事也怪晚生考虑不周!令郎天资聪颖,开窍之后,灵气奔涌,一时难以驾驭,故而行为……略显跳脱!此乃‘灵能过剩’之兆!需加以正确引导,方能步入正轨!”
“那该怎么引导?”王老财没好气地问。
李昂眼珠一转,又生一计:“需以静制动!这样,从明日起,让令郎随我诵读《道德经》!此经乃道家至宝,蕴含无上智慧,可平心静气,收敛心神!待其心性沉稳,再学其他不迟!”(他心想:《道德经》够他啃一阵子了,总比出去惹祸强!)
王老财将信将疑,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答应。
于是,王小虎的课程从奇葩故事变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小子听得昏昏欲睡,哈欠连天,总算消停了不少。
李昂再次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危机,但感觉心好累。这靠山屯,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啊!外面有通缉令,里面有熊孩子,这“文曲星”的人设,眼看也要绷不住了!
他望着窗外连绵的大山,开始认真思考:是不是该换个地图了?老在一个地方薅羊毛,容易薅秃噜皮啊!
而他没有注意到,屯子口,一个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的身影,已经悄悄观察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