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试剂里的火焰 > 第64章 棉花田里的 “白海洋”

第64章 棉花田里的 “白海洋”(2 / 2)

终于到了出发去棉花田的那天,天刚亮,五个人就带着检测设备和采样工具,坐上了前往邻县的车。车子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路边的稻田已经泛黄,偶尔能看到几片零星的棉花田,雪白的棉花在绿色的枝叶间格外显眼。洛依扒着车窗,兴奋地指着远处:“你们看!那是不是棉花田?真的有白色的棉花!”

蒋主任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那只是小面积的散户种植,咱们公司的棉花田在前面,规模比这大多了。”

车子又行驶了半个多小时,一片整齐的棉花田终于出现在眼前。不同于枸杞地的低矮灌木丛,棉花植株有半人高,绿色的枝叶间,挂满了雪白的棉桃,有的已经完全绽放,像一朵朵白色的花朵;有的还紧紧闭合,像一个个小小的纺锤。风一吹,棉田泛起白色的波浪,真的像一片 “白海洋”,壮观极了。

“太美了!” 洛依迫不及待地推开车门,朝着棉田跑去,“我要去近距离看看,这‘白海洋’到底是什么样的!”

众人也跟着下车,走进棉花田。蒋主任拿起一朵绽放的棉花,递给雅萱:“你摸摸看,好的棉花纤维又细又长,手感柔软,这样的棉花才能纺出好纱,织出好布。” 雅萱轻轻捏着棉花,果然感觉到纤维的细腻,心里满是惊叹。

俊辉和羽辰则开始准备采样工具,他们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在棉花田的不同区域设置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蒋主任在一旁指导:“采集土壤时,要注意避开根系密集区,深度控制在 20 厘米左右,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土壤的整体状况。”

洛依跟着蒋主任学习识别棉花品质,蒋主任指着不同的棉桃说:“你看这个棉桃,颜色发黄,纤维比较短,品质就一般;这个棉桃雪白饱满,纤维细长,就是优质棉花。咱们做检测的时候,就要区分这些差异,为后续的种植和加工提供依据。”

中午时分,太阳渐渐升高,大家虽然忙得满头大汗,却都干劲十足。棉田的负责人送来冰镇的绿豆汤,笑着对蒋主任说:“蒋主任,有你们化验室帮忙把关,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今年的棉花长势比去年好,希望能有个好收成。”

蒋主任接过绿豆汤,递给身边的年轻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各司其职,把好每一道关,才能让好棉花发挥最大的价值。”

休息时,洛依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 “白海洋”,突然对羽辰说:“你看这棉花,虽然看起来普通,却能做成衣服、被子,温暖每个人的生活。咱们的检测工作,就是让这些棉花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成就’吧?”

羽辰笑着点头:“是啊!就像主任说的,每一根棉花纤维里都藏着汗水和故事,咱们能通过自己的专业,让这些故事有个好结局,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夕阳西下时,大家终于完成了采样任务,不仅采集了土壤和水质样品,还挑选了不同品质的棉花样品,准备带回实验室做纤维检测。车子驶离棉花田,洛依回头望着那片渐渐远去的 “白海洋”,心里满是不舍:“真舍不得离开,这里的棉花太好看了,下次我还要来看看棉花采摘的场景!”

蒋主任笑着说:“放心吧,等棉花采摘季到了,咱们再来!到时候不仅能看采摘,还能检测刚采摘的棉花品质,看看新鲜棉花和储存后的棉花,在纤维特性上有什么差异。”

车子在夕阳下行驶着,车厢里放着从棉花田带回来的样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棉絮清香。大家聊着今天在棉花田的趣事,讨论着接下来的检测计划,俊辉突然说:“我现在才明白,咱们化验室的工作,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 它连着枸杞地的‘红玛瑙’,连着棉花田的‘白海洋’,连着无数人的辛苦和期待。以后我再做检测报告,一定会想起这些故事,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数据。”

雅萱点头赞同:“我也是!以前觉得实验数据枯燥,现在却觉得每一个数字都有温度,都有意义。这大概就是主任想让我们明白的,工作的‘初心’吧 —— 不管做什么,都要记得背后的人,记得这份责任。”

蒋主任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群年轻人已经渐渐理解了工作的意义,理解了 “初心” 的重量。而这片棉花田的 “白海洋”,不仅让他们看到了田间的风光,更让他们在心里种下了对 “初心” 的思考,为接下来红井边的 “初心” 感悟,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车子渐渐驶离乡间,朝着城市的方向前进。窗外的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像极了棉花田在夕阳下的温柔模样。大家都安静地看着窗外,心里却在默默期待着,下一次的旅程,下一次对 “初心” 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