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窑瓷器的成功,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让整个天宫堡制陶工坊彻底沸腾。
那温润如玉的质感,清脆如磬的声响,无不宣告着一个全新材料时代的开启。
但林天的心思,早已飞向了更具颠覆性的应用——陶瓷装甲。
工坊深处,一处被划为绝密区域的试验场上,核心成员再次聚集。
除了林天和林岩,还有几位精于金属冶炼和武器打造的工匠。
地上摆放着几种不同的原料:纯净的高岭土、研磨细腻的硅藻土、那闪烁着幽光的稀土粉末,以及普通制陶用的黏土作为对比。
“陶甲之要,首重坚、韧、轻。”
林天目光扫过众人,直接切入主题,“高岭土胎体坚硬,但脆性亦大。需以他物调和,增其韧性,减其重负。”
他首先示范了最基础的陶甲板制作。
取高岭土,混入一定比例的细沙(作为骨架支撑),加水炼泥,反复捶打增加密度,然后填入特制的矩形模具中,用力压实,制成一块块厚度约两指、巴掌大小的泥坯。
“此为基板。接下来,是蜕变之始。”
林天指挥工匠,将硅藻土粉末以不同比例混入高岭土中。
“硅藻土质轻多孔,可减轻重量,其独特的结构或许能分散冲击力。” 接着,他又在另几批泥料中,加入了微量的“稀土”稀土粉末。
“此物神异,或可改变胎体结构,使其更加致密坚韧。”
不同配方的泥料被制成标记好的泥坯。
阴干后,并未直接上釉,而是准备进行第一次素烧,以确定胎体的基本性能。
素烧窑的火焰再次燃起。
这一次,温度控制更为精细,林天需要找到既能保证胎体硬化,又不会过度烧结导致脆性增大的临界点。
出窑后,测试立刻开始。
最简单的测试是重量。
掺入硅藻土的甲板明显轻于纯高岭土甲板,这让众人眼前一亮。
接着是硬度测试。
林勇亲自操刀,挥动一把制式铁刀,用七分力气劈砍在不同配方的甲板上。
“锵!”
纯高岭土甲板应声出现一道深痕,并有碎屑崩落,表现虽优于普通黏土甲板,但距离林天的期望尚有差距。
“锵!”
掺入硅藻土的甲板,刀痕略浅,但整体出现了细微的网状裂纹,韧性有所改善,但强度似乎有所下降。
“锵!”
当刀砍在加入微量“稀土”的甲板上时,声音更加清脆,火星溅射,甲板上只留下一道相对较浅的白痕,崩落极少!
其硬度和韧性似乎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好!”
扬罡忍不住喝彩,“首领,这加了‘稀土’的板子,够硬!”
林天点点头,但并未满足。
“还不够。接下来,是釉甲。”
他早已准备好了特殊的釉料。
不再是追求美观的透明或彩色釉,而是功能性极强的“装甲釉”。
他将研磨至极细的铁矿粉、以及另一种坚硬的石英类矿物粉末,以高比例混入基础釉料中,调制成一种粘稠、深色的浆体。
“此釉,非为装饰,乃为坚铠。釉层本身,就要成为一层坚硬的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