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林岩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斗志和忠诚,林天欣慰地笑了。
他拍了拍林岩坚实的肩膀。
“好!林岩,我相信你!瓷城,我就交给你了!你要将这里所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不仅仅是陶器,还有陶瓷装甲,还有更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东西,都要在这里变成现实!”
“是!首领!”林岩声如洪钟。
满载着希望与沉甸甸矿石的船队,返回了天宫堡。
那大量被精心保护的高岭土,以及各种伴生矿石,直接被送入了林天直属的、规格最高的核心制陶工坊。
工坊内,数座规模远超普通土窑的“横焰窑”静静矗立。
这是林天早在定居天宫堡、初步稳定后,就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建造的。
普通的直焰窑或竖窑,升温慢、温度不均、气氛控制困难,难以满足瓷器烧造的苛刻要求。
他深知迟早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瓷土,包括高岭土,他等的就是只要这些东西到来那一天,他随时可以用。
既然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为何要从头摸索土窑?
他要的,是一步到位,至少在窑炉结构上,抢占先机!
事实上,当初他在山洞边建立的第二座烧陶的窑,就已经是简易的横焰窑了。
“召集所有资深匠师,林岩,你亲自带队!”
林天的命令简短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很快,工坊核心区域被清空,只有林天、林岩以及几位老工匠在场。那些洁白的、细腻的高岭土被小心翼翼地摊开在光滑的石板上,如同展示最珍贵的宝石。
“此物,名为高岭土,乃天赐之宝,将引领我等,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瓷器!”
林天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瓷器?
一个陌生而充满遐想的词汇。
林天不再多言,亲自挽起袖子,开始示范。
选泥是关键,他挑出最纯净的高岭土块,剔除任何可见的杂质。
然后是炼泥,反复捶打、揉捏、踩踏,排出空气,让泥料变得均匀、致密、富有韧性。
这个过程枯燥而费力,但林天做得一丝不苟,林岩和工匠们也屏息凝神地看着,模仿着。
“去杂质,需极尽耐心。”
林天将初步炼好的泥料放入大水缸中,加水搅拌,利用悬浮法,让更细小的杂质沉淀或漂浮,获取最细腻的泥浆。
经过沉淀、陈腐,得到纯度极高的胎泥。
与此同时,釉料的探索也在同步进行。
林天将带来的硅藻土、石灰石、以及含有微量金属元素的伴生矿(包括那珍贵的稀土)分别研磨成粉,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调配。
他脑海中有着模糊的釉料配方知识,但具体到这个世界的矿石特性,需要大量的实验来验证。
“记录!一号釉,以石灰石为主,辅以硅藻土。”
“二号釉,加入少量铁矿粉。”
“三号釉,尝试混合微量‘墨金石’粉末……”
林天口述,林岩立刻用炭笔在准备好的薄木板上认真记录。
每一个配方,都可能开启一扇新的大门。
胎泥准备好,釉料初步备齐,接下来就是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