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 第160章 订单潮涌与冷库升级

第160章 订单潮涌与冷库升级(1 / 2)

载誉归来的林凡,还未好好品味博览会上带来的光环,便被现实中海啸般涌来的咨询与合作意向所淹没。

小玲临时充当起客服的角色,办公桌上的电话几乎从未停歇,电子邮箱里塞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邮件。

有想要代理“东源金纹”珍珠的珠宝商,有寻求稳定高端海鲜供应的连锁酒店和餐饮集团,有对深海网箱养殖模式感兴趣、希望引入技术或投资合作的水产公司,甚至还有询问能否参观研学的中小学校。

面对这纷至沓来的机遇,林凡保持了极大的冷静。

他清楚,并非所有的橄榄枝都适合接下,盲目扩张只会稀释品牌价值,甚至可能引入不必要的风险。

他与小玲、阿明开了个简短的内部会议,定下了初步筛选原则:对于纯粹寻求产品供应的,优先考虑与现有渠道(如沈老板、赵老板)无冲突,且信誉良好、出价合理的合作伙伴,但严格控制供应量,保持“稀缺性”;对于寻求技术合作或投资的,一律暂缓,以“技术尚在完善阶段,暂无对外合作计划”为由婉拒;对于参观请求,除官方组织的、具有正面宣传意义的考察外,其余暂不接待。

即便设置了门槛,经过筛选后,需要跟进落实的意向依然数量可观。

首当其冲的便是珍珠订单。几家来自沿海大城市的精品珠宝店,在亲眼见过实物后,对金纹珍珠和黑金珍珠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下了试订单。

虽然每单数量不大,但单价极高,且预示着“东源金纹”正逐步打入高端饰品市场。

海鲜方面的需求更是火爆。沈老板和赵老板几乎天天来电,催促加大供货量,尤其是紫海胆和即将上市的东星斑、军曹鱼。

深海网箱里的鱼苗还在茁壮成长,但预期的丰收和博览会带来的名声,已经让市场产生了强烈的预期。

订单即是喜悦,也是压力。现有的储存和物流能力,立刻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林凡那个由旧仓库改造的私人冷库,在应对日常渔获时尚显宽裕,但面对可能集中上市的高附加值产品,以及需要精细分拣、包装、暂养的活鲜,立刻显得捉襟见肘。

升级冷链仓储能力,刻不容缓。

这一次,林凡没有选择小修小补。他决定投入重金,在原有冷库旁边,新建一座小型现代化多功能冷链仓储中心。

这个中心将不仅具备更强的冷冻、冷藏能力,还要规划出恒温暂养区(用于活鲜上市前的育肥和净化)、精细加工包装区以及专业的物流对接区。

他将想法与老村长沟通,得到了全力支持。

村里很快就在靠近码头、交通便利处划出了一小块集体建设用地,以优惠的价格租给林凡使用。

图纸设计、施工单位招标、设备选型……一系列工作迅速铺开。

林凡几乎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个新项目上。

他参考了在博览会和沪市论坛上了解到的先进冷链理念,对新建中心的能效、自动化程度和环保标准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凡哥,这套进口的变频制冷机组,效率是高,维护也方便,但价格比国产的贵了将近一倍。”小玲拿着预算表,有些犹豫。

“长远看,电费节省和设备稳定性更重要,”林凡沉吟片刻,果断拍板,“就选进口的。还有,那个智能温控系统和湿度监控系统也不能省,我们要确保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每一件产品,品质都是最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