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 第159章 博览会上的高光与暗礁

第159章 博览会上的高光与暗礁(2 / 2)

这是一个提升品牌公众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林凡没有拒绝,但他提前与记者进行了沟通,希望报道能更多地聚焦于“科学牧海”、“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理念与实践,而非过度渲染他个人的传奇色彩。

记者对此表示理解和赞同。

专访在展位旁的休息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林凡侃侃而谈,从最初利用简单工具赶海,到学习知识改善技术,再到建立生态渔场、探索深海养殖,他将系统的作用巧妙地隐藏在一次次的“设备升级”、“持续观测”和“经验总结”背后,塑造了一个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不忘乡梓的新一代渔民形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林凡接受专访,吸引了大量围观人群和媒体镜头,展位前人气达到顶峰之时,几个不和谐的身影也混迹在人群之中。

他们穿着普通,但眼神锐利,不时交头接耳,对着展台上的珍珠、水族箱里的鱼,尤其是那些展示数据和视频画面指指点点,还用手机悄悄拍摄。

他们的行为不像普通游客或客商,更像是在进行某种评估或情报收集。

阿明最先察觉到异常,他不动声色地靠近林凡,低声提醒。

林凡用眼角的余光扫过那几人,心中了然。

这很可能就是之前那些窥探者的同行,或者是被林凡在博览会上突然提升的知名度吸引来的、其他竞争对手的人。

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继续从容地回答着记者的问题,但内心已经提高了戒备。

名声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更多的关注,以及隐藏在阳光下的暗礁。

博览会持续了三天。

“东源金纹”展位毫无疑问成为了海洋经济板块的一匹黑马,吸引了众多渠道商、餐饮集团甚至海外买家的咨询。

林凡带来的名片和宣传资料早早发完,小玲记录下的潜在合作线索密密麻麻写满了整个笔记本。

闭幕当天,林凡带着满满的收获,也带着一丝疲惫和新的思虑,踏上了归程。

火车上,他梳理着此行的得失。

积极的方面是:品牌知名度在省级层面打响,获得了高端媒体曝光,接触到了顶级资本和大量潜在商业伙伴,为未来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极的方面或者说需要警惕的是:引起了资本过于热切的关注(可能带来控制权风险),同时也可能引起了更强大竞争对手更直接的敌意(那些在展位旁窥探的人)。

他知道,博览会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是更加关键的落地阶段。

如何将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与合作?如何在与更大体量的对手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和秘密?如何平衡快速发展与稳健经营的关系?

这些问题,都需要他回到东源村,回到那片熟悉的海域,沉下心来,一一解答。

车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乡野的漆黑与零星村落的光点。

林凡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

他的脑海中,不再是博览会的喧嚣,而是深海网箱中游动的鱼影,是金藻林中静谧的光华,是紫海胆栖息的那片礁石,是老村长信任的目光,是团队成员们期待的脸庞。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真正的根基和力量,始终来源于那片生他养他的海洋。

他需要回去,锚定心神,将博览会带来的“势”,转化为推动产业继续前行的“实”。

而潜藏在暗处的那些“暗礁”,他也会小心规避,或者,在必要的时候,将其变成磨砺自身的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