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地取出那个装有黑色残留物的小玻璃瓶,以及记录着那晚不明快艇冷门灯语的视频片段。
这两样东西,如同两块看似无关的拼图,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
他再次调出系统的【智能管理日志】和【生态模拟器】,尝试进行更深度的关联分析。
他输入了灯语的闪烁序列,以及黑色残留物的成分推测(疑似古代处理过的植物香料\/药物),希望系统能发现某种内在联系。
【日志】运行了片刻,反馈道:“数据不足,无法建立有效关联。建议扩大信息库或获取更多相关样本。”
【生态模拟器】则侧重于环境推演,对这类历史人文信息关联性不强。
林凡微微蹙眉,但并不气馁。系统并非万能,它更像是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最终的判断和决策,还需要他自己来完成。
他将玻璃瓶对着灯光仔细观察,那些黑色砂砾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黯哑的光泽。
他尝试用指尖沾了一点点,碾碎,那股难以形容的陈旧气味似乎更明显了些。
不是腐败,也不是常见的矿物,更像是一种……沉寂了许久、混合了多种物质的复杂气息。
“古代海上贸易……香料或药物……”林凡喃喃自语,“这东西,会不会是某种失传的航海物资?或者,是某种特定群体使用的信物的一部分?”
而那冷门灯语,也指向某个特定的、可能已经式微的群体。
“万洋渔业……他们似乎对这类老旧的、带有历史痕迹的东西格外敏感?”
林凡想起了万洋之前与省海洋大学启动的深海藻类联合研究项目,风格似乎与这种对“老旧”东西的兴趣不太搭调。
“难道,万洋内部有不同的派系?或者,他们寻找的,不仅仅是现代的商业资源,也包括某些……历史遗存?”
线索太少,迷雾重重。
林凡将这些念头暂时压下,将玻璃瓶和视频备份妥善收好。
这些目前只是插曲,提升自身实力,应对眼前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随后的几天,东源村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养殖区内,阿明和李叔带着队员们精心调整筏架,投喂饵料,监测水质,紫珍珠贝和金藻龙须菜长势喜人。
码头上,崭新的潜水装备被搬上了“海丰号”,选拔出来的队员们开始在相对安全的水域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新设备的水下性能。
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大牛带着工人们将收获的牡蛎、扇贝等加工成各类半成品,准备供应给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
村子里,村民们看到林凡团队不仅自己发展,还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口碑愈发响亮。“东源村出了个能人林凡”的消息,甚至渐渐传到了周边几个乡镇。
林凡则一边统筹全局,一边利用【精准气象预测系统】和【潮汐与海流动态模型】,仔细分析着近期外海,尤其是“破碎礁区”及更深远海域的天气和海况窗口。
他视野中的气运值,在这些扎实的推进和积极的变化中,缓慢而坚定地增长到了【41.8】。
这天傍晚,林凡站在码头上,看着在夕阳下进行潜水训练的队员们。
海面被染成金红色,队员们的身影在波光中起伏,熟练地操作着水下推进器,如同一条条灵活的海鱼。
阿明从水里冒出头,摘下头盔,兴奋地喊道:“林哥!这新装备太得劲了!比以前那套老家伙好用多了!我感觉再练几天,咱们就能去更深的地方看看了!”
林凡笑了笑,递过去一条毛巾:“不着急,把技术练扎实,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等一个合适的气象窗口,我们再去会会那片‘破碎礁区’,看看
他抬头望向远方,暮色开始笼罩海平面,更深邃的海洋在夜色中静默无言。
但他知道,那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等待着他和他的团队,去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