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来,快起来!”太后连忙扶起她,拉着她的手坐在身边,细细打量着她,“瘦了些,却更精神了。回来就好,往后就在宫中住下,有哀家在,没人敢欺负你。”
慕容凝依偎在太后身边,顺势将边境的战事、耶律烈的阴谋、萧军遇刺的真相,以及天芒案的线索,一一详细禀报。太后听得脸色愈发凝重,眉头紧锁,手中的佛珠都停了下来:“耶律烈狼子野心,竟敢勾结外敌,刺杀大臣,妄图挑起战火!凝霜,你做得好,及时将此事禀报给哀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侄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慕容凝说道,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如今,包拯已将耶律烈的罪证带到汴京,只是庞太师与耶律烈素有勾结,恐怕会从中作梗,阻拦包拯面圣。侄女恳请太后为包拯做主,让他能顺利将罪证呈给皇上,早日将耶律烈及其党羽绳之以法。”
“哀家知道了。”太后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包拯是个难得的忠臣,刚正不阿,哀家早就听闻他的名声。此事哀家定会为他做主。今日晚些时候,哀家便设宴,请皇上前来,到时你与包拯一同赴宴,当面将此事禀报给皇上,也好让皇上亲眼看看那些罪证。”
“多谢太后!”慕容凝连忙道谢,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太后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眼神带着几分打趣:“你与包拯一同查案,想必相处得不错吧?哀家看包拯这个孩子,正直勇敢,有担当,是个可托付之人。”
慕容凝脸颊微红,连忙低下头,语气带着几分羞涩:“太后,包拯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侄女只是与他合作查案而已,并无其他念想。”
太后见她娇羞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不再多问,只是说道:“好了,你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吧。晚些时候,哀家会让人通知你赴宴。”
慕容凝谢过太后,在宫女的引领下,前往宫中为她准备的“凝晖殿”歇息。宫殿干净整洁,陈设华丽,窗外种着几株玉兰,正值花期,香气清雅。只是这般富丽堂皇的地方,却让她有些不自在。她更习惯与包拯、公孙策、展昭一起奔波查案的日子,那样的生活虽然危险,却充满了烟火气与意义。
傍晚时分,宫女前来通知慕容凝赴宴。她换上一身粉色宫装,裙摆绣着盛放的桃花,妆容精致,少了几分朝堂上的英气,多了几分女子的柔美。在宫女的引领下,她再次来到长乐宫,此时皇上已经抵达,正与太后交谈。包拯、公孙策、展昭也已在殿外等候,见到慕容凝,三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艳。
尤其是包拯,看着她一身粉衣,眉眼弯弯,脸颊带着淡淡的红晕,竟一时看呆了,直到公孙策轻轻碰了他一下,才回过神来,黝黑的脸上泛起几分赧然。
“凝霜,快过来。”太后招手让她上前,向皇上介绍道,“皇上,这便是哀家的外甥女,长信郡主慕容凝。此次边境之事,多亏了她与包拯通力合作,才化解了一场大危机,还拿到了耶律烈谋反的铁证。”
仁宗皇帝约莫三十余岁,面容俊朗,身着明黄色龙袍,眼神深邃,带着帝王的威严。他看向慕容凝,眼中带着打量,点了点头:“郡主聪慧勇敢,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皇上过奖了,臣女不敢当。”慕容凝跪地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起来吧。”仁宗皇帝示意她起身,目光转向包拯,“包拯,朕听说你带回了耶律烈的罪证,可有此事?”
“回皇上,确有此事。”包拯上前一步,拱手道,语气坚定,“耶律烈勾结东瀛忍者,刺杀辽国枢密使萧军,意图嫁祸大宋,挑起宋辽战火,趁机夺取天芒,谋反篡位。臣已将他的罪证一一收集妥当,恳请皇上过目。”
说罢,包拯从怀中取出锦盒,递了上去。一旁的太监连忙接过锦盒,呈给仁宗皇帝。仁宗皇帝打开锦盒,仔细查看里面的供词、令牌等罪证,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手中的朱笔都重重地搁在了案上:“大胆耶律烈,竟敢如此放肆!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以儆效尤!”
“皇上息怒。”太后劝道,“耶律烈狼子野心,如今他的阴谋已然败露,想必不会善罢甘休。皇上需得尽快派人严守边境,防止辽军异动,同时追查天芒的下落,以免落入坏人手中,危害大宋安危。”
“太后所言极是。”仁宗皇帝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包拯身上,“包拯,朕命你全权负责天芒案,追查天芒的下落,务必将耶律烈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所需人手、资源,均可调动当地官府配合。”
“臣遵旨!”包拯拱手领旨,眼中闪过一丝坚毅。
仁宗皇帝又看向慕容凝:“郡主,你聪慧过人,又与包拯一同查案,熟悉案情细节,朕特许你参与天芒案的调查,协助包拯处理相关事宜,可自由出入开封府及相关案发现场。”
“臣女遵旨,谢皇上恩典!”慕容凝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这意味着她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包拯身边,协助他查案,攻略任务也能顺利推进。
【叮!系统提示:宿主获得仁宗皇帝信任,获准参与天芒案调查,主线任务显着推进,攻略目标好感度+4(当前52\/100)。奖励:灵力大幅恢复(已恢复至巅峰状态的七成),解锁“皇家特权”buff,在大宋境内,可调动当地官府资源协助查案,提升查案效率。】
系统的提示音在识海响起,慕容凝心中一喜。她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意味着她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更加稳固,也意味着她与包拯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宴席上,仁宗皇帝与众人探讨天芒案的线索,慕容凝与公孙策各抒己见,从耶律烈的势力分布,到天芒的可能用途,再到东瀛势力的介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深得仁宗皇帝的赞赏。包拯坐在一旁,看着慕容凝侃侃而谈的模样,眼中满是骄傲与爱慕,他越来越发现,这个女子不仅美丽,而且聪慧,与他有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是能与他并肩同行的人。
宴席结束后,众人离开皇宫,返回开封府。夜色中的汴京褪去了白日的喧嚣,街道上挂起了灯笼,光影摇曳,别有一番韵味。
路上,包拯看着慕容凝,眼中带着笑意:“凝霜,今日多亏了你,我们才能顺利面圣,获得皇上的信任与授权。若是没有你在太后面前引荐,恐怕我们还得费不少周折。”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慕容凝微微一笑,“而且,我也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耶律烈的阴谋关乎大宋安危,早日将他绳之以法,也是我的心愿。”
公孙策折扇轻摇,笑道:“郡主不必过谦。若不是你在太后面前据理力争,又在皇上面前展现出过人的智慧与对案情的熟悉度,皇上也不会如此痛快地授权我们查案,还给予皇家特权。如今,我们既有皇上的旨意,又有太后的庇护,查案也会顺利许多。”
“是啊。”展昭点头附和,“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追查东瀛三大神器的下落,以及天芒的秘密了。有皇家特权在手,调动官府资源也方便许多,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束手束脚。”
众人回到开封府,心情都十分愉悦。慕容凝看着眼前的三人,心中满是安定。她知道,有皇上的支持,有太后的庇护,再加上他们四人的同心协力,天芒案一定能顺利破解,耶律烈的阴谋也一定会被粉碎。
接下来的几日,众人开始在汴京展开调查。展昭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暗中打探耶律烈残余势力和东瀛忍者的下落;公孙策则泡在开封府的卷宗库中,翻阅历代关于天芒、迦叶寺以及东瀛的记载,寻找相关线索;包拯和慕容凝则走访汴京的各大寺庙和东瀛商人聚集的街区,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日午后,慕容凝与公孙策在卷宗库中查阅资料,阳光透过高窗洒进来,落在泛黄的卷宗上,尘埃在光影中飞舞。慕容凝随手抽出一本关于皇家寺院的古老卷宗,翻阅间,一行文字引起了她的注意。
“公孙先生,你看这份卷宗。”慕容凝将卷宗递到公孙策面前,语气带着几分兴奋,“上面记载,迦叶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历代皇家敕封的寺院,历代高僧都在守护着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似乎与‘天枢’有关,‘天枢’二字,会不会就是天芒的古称?”
公孙策接过卷宗,仔细查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郡主,你看这里!”他指着卷宗中的一段记载,“‘迦叶藏锋,心灯引路,三器归一,天枢现踪’,这与我们之前在地图上看到的梵文几乎一致!看来,‘天枢’就是天芒,而要找到天芒,必须集齐东瀛三大神器,再加上迦叶寺的‘心灯’,才能成功。”
“只是,‘心灯’究竟是什么?是一件物品,还是一种仪式?”慕容凝疑惑道,“卷宗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只说‘心灯藏于迦叶主峰,非有缘人不可见’。”
“这就不得而知了。”公孙策摇头,“卷宗太过古老,记载简略。看来,我们必须亲自前往迦叶寺,才能解开这个谜团。”
“嗯。”慕容凝点头,“如今,我们已经获得皇上的旨意,可以名正言顺地前往迦叶寺查案了。只是,汴京的调查才刚刚开始,耶律烈的残余势力和东瀛忍者还未找到,我们现在离开,会不会有些不妥?”
“无妨。”公孙策说道,“汴京有展昭在,他行事谨慎,武功高强,足以应对突发情况,继续追查耶律烈残余势力和东瀛忍者的下落。我们前往迦叶寺,找到天芒的秘密,也是当务之急。而且,耶律烈的目标是天芒,他很可能也会派人前往迦叶寺,我们必须赶在他前面,找到天芒,才能掌握主动权。”
“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慕容凝点头,“我们尽快向皇上请旨,前往迦叶寺查案。”
两人正商议着,房门被猛地推开,包拯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语气急促:“凝霜,公孙先生,我们有线索了!展昭打探到,耶律烈的残余势力在汴京有一个秘密据点,就在城南的废弃粮仓附近,而且,他们似乎与东瀛忍者有所勾结,正在密谋着什么,好像是要在我们离开汴京后,趁机劫夺什么东西!”
“哦?有这样的事?”公孙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折扇停在掌心,“看来,他们是想趁我们前往迦叶寺之际,在汴京制造混乱,趁机夺取与天芒相关的线索,或是直接对我们的人下手!”
慕容凝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们的目标,或许是开封府中存放的耶律烈罪证,或是我们之前找到的那张地图!不行,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在前往迦叶寺之前,端掉这个据点,扫清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