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凝心中一动,知晓他是担心自己,却摇了摇头,眼神明亮而坚定:“我不害怕。从双喜镇相遇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卷入了这场纷争。而且,我们是伙伴,理应同生共死,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去面对这些危险。”
她顿了顿,抬眸望进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更何况,我还想亲眼见证你揭开天芒的秘密,亲手将那些阴谋家绳之以法,护大宋国泰民安。”
包拯看着她眼中的坚定与信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指尖微凉,却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让他瞬间觉得所有的艰险都不足为惧。
“好!”包拯重重点头,声音掷地有声,“我们一起面对,同生共死!”
公孙策和展昭看着两人紧握的手,相视一笑,眼中都带着了然的笑意。这一路风雨同舟,两人之间的情愫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只是当局者迷,还未点破罢了。
收拾妥当后,四人再次启程。官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两旁的田地间有农夫耕种,田埂上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春意愈发浓厚。
“再有三日路程,便能抵达京城了。”公孙策望着前方延伸的官道,说道,“京城不比边境,卧虎藏龙,我们抵达后需先前往开封府报备,再择机面圣,不可贸然行事。”
“嗯。”包拯点头,“我们先将耶律烈谋反的证据呈给皇上,再请旨前往迦叶寺探寻天芒下落。凝霜此次归宗,也正好可以借着面圣的机会,完成认祖归宗的仪式。”
“说起认祖归宗,我倒想起一件事。”慕容凝忽然开口,“我养父临终前曾交给我一枚玉佩,除了刻着‘舒靖’二字,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迦’字,当时我不解其意,如今想来,或许与迦叶寺有关。”
“竟有此事?”公孙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看来郡主与天芒案的渊源,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这玉佩或许也是解开谜团的关键,郡主务必妥善收好。”
一路前行,四人每逢驿站歇息,慕容凝便会与公孙策探讨案情。从耶律烈的谋反布局,到天芒的真正用途,再到东瀛三大神器的下落,两人各抒己见,智计交锋间,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公孙策发现,慕容凝的思路极为开阔,常常能跳出常规框架,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见解,而且对案件细节的把握精准得惊人,有时甚至比他这个常年查案的人还要敏锐。他心中对慕容凝的欣赏愈发浓厚,不仅是因为她的智谋,更是因为她那份临危不乱的胆识与悲天悯人的善良。
“郡主,你觉得东瀛三大神器会在何处?”一日傍晚,四人在驿站后院歇脚,公孙策忍不住问道。
“东瀛与大宋隔海相望,近年来虽有贸易往来,却也摩擦不断。”慕容凝望着天边的晚霞,思索道,“三大神器作为东瀛国宝,按理说应藏在东瀛皇室手中,如今却与天芒绑定,想必是有东瀛势力为夺天芒,将神器偷偷带入了大宋。”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耶律烈与东瀛势力勾结,不过是互相利用——耶律烈想借东瀛之力夺取天芒谋反,东瀛势力则想借耶律烈之手搅乱大宋,趁机牟利。而红衣女子对神器下落一无所知,说明东瀛势力对耶律烈也并非完全信任,双方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郡主分析得有理。”公孙策颔首赞同,“如此看来,东瀛势力很可能也已潜入京城附近,我们抵达后,不仅要提防耶律烈的残余势力,还要留意东瀛人的动向。”
“而且,我总觉得天芒的秘密不简单。”慕容凝补充道,“所谓长生药、强军利器,或许只是幌子,其背后可能藏着更大的阴谋,甚至与大宋国运息息相关。”
包拯坐在一旁静静听着,虽偶尔插不上话,却觉得受益匪浅。他看着慕容凝侃侃而谈的模样,眉飞色舞间满是自信,心中的敬佩与爱慕愈发深厚。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女子了,她的聪慧、勇敢、善良,都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
【叮!攻略目标包拯好感度+3(当前36\/100)。评价:宿主与他人智计交锋,展现非凡魅力,攻略目标心生爱慕,情感升温加速。】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慕容凝心中一喜。她知道,随着一路相伴与并肩作战,她与包拯的感情正在稳步升温,而这场围绕天芒的纷争,也让他们的羁绊越来越深。
夜色渐深,驿站外突然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宁静。展昭立刻起身走到墙边,侧身向外望去,神色微变:“是禁军的旗号,看规模,怕是有数百人。”
包拯和公孙策也连忙起身,凑到窗边张望。只见一队禁军护送着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正从驿站外的官道经过,马车帘幕低垂,看不清里面的人,只隐约能看到车身上绣着的皇家纹饰。
“禁军护送,难道是宫中哪位贵人出行?”公孙策皱眉道,“只是这时辰,按律不应有贵人在城外奔波。”
慕容凝心中一动,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她调动体内灵力,仔细感知着马车的气息,隐约察觉到一股熟悉的危险气息——与耶律烈手下杀手身上的肃杀之气极为相似,只是被一层伪装的皇家威仪掩盖了。
“不对劲。”慕容凝沉声道,“这队禁军的气息不对。正规禁军训练有素,气息沉稳规整,可这队人虽穿着禁军服饰,气息却杂乱无章,还带着一股嗜血的肃杀之气,更像是杀手伪装的。”
展昭眼神一凛,附和道:“郡主所言极是。我刚才也觉得奇怪,他们的步伐看似整齐,实则暗藏慌乱,不像是经受过严格训练的禁军。”
“难道是耶律烈的人,想在进京前最后一搏?”包拯脸色凝重,“他们知道我们即将抵达京城,一旦我们将证据呈给皇上,他们便再无机会,所以想在途中截杀我们,夺取锦盒。”
“很有可能。”公孙策点头,“锦盒里不仅有天芒地图,还有耶律烈谋反的证据,他们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夺。”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慕容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们人多势众,硬拼我们吃亏,不如将计就计,给他们一个惊喜。”
她附在三人耳边,低声说了自己的计划——利用驿站的油桶和柴火制造火情,趁混乱突围。三人听后,眼中都闪过赞许,立刻分头行动。
展昭悄悄潜入驿站后厨,将油桶搬到柴房附近;公孙策则在驿站各处撒上干燥的草料,做好引火准备;包拯负责守住房门,防止杀手提前闯入;慕容凝则取出火折子,静待时机。
夜色渐深,驿站内的客人都已睡熟。数百名伪装成禁军的杀手悄悄潜入驿站,分成几路,向慕容凝等人的房间摸来,脚步轻得像狸猫。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房门口时,慕容凝猛地点燃火折子,掷向柴房。“轰”的一声巨响,火焰瞬间冲天而起,借着夜风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将整个驿站笼罩。
“不好,着火了!”
“快救火!别让证据被烧了!”
杀手们被大火惊得乱了阵脚,纷纷四处逃窜。他们本是为抢夺锦盒而来,生怕锦盒被大火烧毁,一时竟忘了原本的目的。
慕容凝四人趁机冲出房间,借着火光掩护,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驿站,翻身上马。展昭挥剑斩断拴马的缰绳,四人催马狂奔,马蹄声在夜色中急促回响。
杀手们反应过来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四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火光映着他们气急败坏的面容,却根本追不上奔袭的骏马。
一路狂奔至天边泛起鱼肚白,四人才放慢马速。晨曦中,京城的轮廓已隐约可见,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的光泽。
“凝霜,你的计策真妙!”包拯勒住马缰,转头看向慕容凝,眼中满是赞叹,“用大火引开他们的注意力,我们才能顺利脱身。”
“只是可惜了那驿站。”慕容凝有些惋惜地说道。
“事急从权,不必在意。”公孙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