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晨光总带着洱海特有的柔润,第二日天刚亮,洱畔面馆的后院就飘起了桂花香。段奶奶早早起了床,在石灶上熬着莲子粥,砂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甜香混着晨露的清冽,漫过青砖铺就的小院。小燕子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指尖搭在温太医新熬的眼药碗沿——瓷碗温热,药汁里掺了洱海特产的蜜渍枇杷,压下了薄荷的清苦,让她连带着心情都轻快了几分。
“小燕子,粥快好了,先尝尝这个!”紫薇端着个白瓷盘走过来,里面放着刚蒸好的乳扇,裹着一层薄薄的蜂蜜,咬下去软嫩香甜。小燕子刚咬下一口,就听见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带着太监特有的轻缓——是皇帝身边的李公公,昨天他说今早会来请大家去镇上的客栈说话,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两位姑娘,皇上已经在前面客栈备好了早茶,特意让老奴来请。”李公公弓着身子,语气恭敬,目光落在小燕子身上时,还多了几分小心翼翼,怕惊扰了这位刚认回的公主。
紫薇扶着小燕子起身,萧剑和永琪、尔康也从屋里走出来,段爷爷段奶奶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给皇帝准备的桂花糕——那是段奶奶昨天连夜做的,说让京城来的贵人尝尝大理的味道。“你们去吧,早去早回,奶奶把午饭给你们留着。”段奶奶拉着小燕子的手,眼神里满是不舍,却也知道这是皇家的事,不能耽误。
一行人跟着李公公往镇上走,清晨的石板路还沾着露水,踩上去咯吱作响。路边的小贩刚摆开摊子,卖饵块的阿婆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卖水果的大叔还塞给小燕子一个红通通的柿子,说“姑娘眼睛不方便,吃这个补身子”。小燕子把柿子握在手里,暖融融的触感从掌心漫开,心里也跟着热乎起来——这就是她在大理的日子,满是烟火气的温柔。
到了客栈门口,侍卫掀开帘子,一股茶香扑面而来。皇帝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一套精致的白瓷茶具,见他们进来,连忙起身:“快坐,刚泡的普洱茶,是大理特产的,你们尝尝。”他特意把靠近窗边的位置留给小燕子,“这里能看见洱海,虽然你现在看不见,听听水声也好。”
小燕子在紫薇的搀扶下坐下,指尖摸着桌角的雕花,轻声说:“谢谢皇阿玛。”这声“皇阿玛”虽轻,却带着真切的暖意,让皇帝眼眶瞬间红了——他等这声称呼,等了十几年。
众人坐下后,李公公端上早茶点心,有桂花糕、核桃酥,还有大理特有的米糕。皇帝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小燕子:“这是段奶奶做的吧?昨天尝了一块,比宫里的点心还香。”
小燕子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小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她笑着说:“奶奶说,这是用洱海边的桂花做的,比别的地方的香。”
聊着聊着,气氛渐渐热络起来。皇帝说起昨天查萧之航案子时的细节,说当年的奸臣已经被抄家,所有牵连的人都得到了赦免;萧剑也说起父亲当年在大理的旧事,说父亲曾带着他去洱海边钓鱼,教他读诗;永琪和尔康则说起在京城的日子,说宫里的御花园虽大,却不如大理的洱海自在。
聊着聊着,皇帝的目光落在小燕子和紫薇身上,语气变得郑重起来:“昨天跟你们说了身世,也说了香妃的事,今天想问问你们,以后打算怎么办?是想留在大理,还是……跟朕回京城?”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小燕子和紫薇身上。紫薇握着小燕子的手,轻声问:“小燕子,你想怎么样?不管你选哪里,姐姐都陪着你。”
小燕子没有立刻回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面临关键选择,当前情绪稳定,无剧烈波动。“随帝回宫”符合剧情主线推进,可提升剧情护持进度至95%,同时为宿主眼疾治疗提供更好资源。】系统的提示让她心里有了底,可她更在意的,是身边人的想法,是对“家”的定义。
她想起在大理的日子,想起洱畔面馆的烟火气,想起段爷爷段奶奶的照顾,可也想起昨天皇帝说的话,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心愿——母亲不想让她们卷入京城纷争,可如今皇帝已经知道了她们的存在,她们也认了父亲,是不是该给彼此一个机会?
“皇阿玛,”小燕子抬起头,朝着皇帝的方向,声音虽轻却坚定,“我知道,当年您不是故意不找我们,也不是故意让母亲一个人在大理受苦。这些年,您也一直在找我们,对不对?”
皇帝连忙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是,朕一直在找,从来没放弃过。”
“那……我们愿意跟您回京城。”小燕子的话刚说完,紫薇就紧紧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对,我们跟皇阿玛回京城,以后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
皇帝猛地站起来,眼眶通红,快步走到她们面前,伸手轻轻握住两人的手:“真的?你们真的愿意跟朕回去?”
“嗯。”小燕子点点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却带着笑容,“我们原谅您了,皇阿玛。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我们不想再提了,只想以后好好陪着您,做您的女儿。”
紫薇也跟着点头,声音哽咽却真诚:“皇阿玛,以前女儿总觉得您对不起母亲,可昨天听您说母亲从未回过京城,说您一直在找我们,女儿就明白了——您也有您的难处。以后,女儿和小燕子会好好孝顺您,让您不再孤单。”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字,声音都在发抖,“朕一定好好补偿你们,给你们最好的生活,让你们成为最幸福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