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她都可以说是值得称赞。这就是武则天最大的功绩——真正的民为贵。
而不是儒家分子说的假的“民为贵”,民只是他们那些儒家士族而已。千万别觉得这到底有什么不对。
当你成为某个时代底层,而无法上升的时候,就知道该有多绝望了。事实上,在古代历史上鲜少有真正如此开明的朝代。
举个例子。
很多人心中都有个大侠梦。
他们诸不知。
古代的“大侠”其实是士族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即武士,他们喜欢游走江湖,因而也被称为“游侠”。
游侠其实是士族阶级的一个分支。
所谓士族,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按照周公创立的分封制度,国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几个等级。
“士”这个等级很特殊,他既是贵族阶层的最末端,又是底层阶级的最高层。作为贵族阶层的最底层,他们有一个“贵族”的空头衔,却没有任何政治待遇。作为平民的最高层他们又不具备生产劳作的能力和愿望。
因而他们活成了“夹心饼”。
当然。
追根溯源。
这个士的阶层脱胎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阶层,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平民阶层,他们有广阔的社会交际圈。
也有着更加被重视的地位和上升空间。
所以。
普通老百姓,连游侠都做不成,懂了古代是什么局面吧。其实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情况。
人活于世,头等重要的事当然是生存,不事生产的大侠们游走江湖,哪来的活动经费呢?
因此。
鱼虾们一般有三种来源——第一是依赖家族实力;二是依附豪门权贵;三是“自主经营”一些业务。
嗯。
比如梁山业务。
分封制的规则。
决定了这个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到后来,士族阶级成了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
以至于后世有“士族阶级书写了华夏历史”的结论。比如孔子、孟子、老子、李斯、商鞅等其实都是士族阶级的杰出代表。
嗯。
没错。
去古代你要是平民。
大多数时代你是连当圣人都当不了的,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在古代有上升空间多么重要了吧。
武则天确实做出了过硬的政绩。
武则天晚年归政于李唐,同时也回归了自己已有的身份,李家的媳妇。这让她与唐王朝融为一体。
终究没有被政敌丑化摸黑。
她是最冷酷的,又是最温情的。武则天为了稳定,甚至不惜杀死亲生儿女,对待反抗她的人更是从不心慈手软。所以,清朝的赵翼说她是“千古未有之忍人”。但是,同样是武则天,对狄仁杰却充满温情。
她不让狄仁杰下拜,说那样会让她都觉得自己浑身疼;狄仁杰有一次骑马,帽子被风给吹下来了,她让太子李显去捡,说千万别折腾国老再去下马。这样的行为,就算是以爱护大臣著称的唐太宗也望尘莫及。
其实,不光是对狄仁杰,武则天对小人物也常常表现出这种人情味。
《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武则天不是佛教徒吗,为了表现好生的美德,她禁止老百姓宰杀牲畜,全国上下一起吃素,有些人就很不习惯,想方设法偷偷地搞一点儿肉吃。
有一次,一个叫张德的小官生了儿子,很高兴,请同僚到家里吃饭,偷偷杀了一只羊款待客人。
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肉了,大伙吃得都特开心。可是,有一个同僚不地道,吃的时候,他把一块肉给揣到袖子里,吃完之后,回家就写了一个奏章,说张德这个人违反皇帝的禁令私自宰羊吃肉。
同时把这块肉作为证物交给武则天了。嗯,就跟后世那个吃可食用养殖大雁,吃了反手去举报别人的人一样恶心。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说完大事,武则天就问张德说:“闻卿生男,甚喜。”张德当然表示感谢。武则天接着就问了:“何从得肉?”张德一听吓坏了,赶紧叩头请罪。这时候武则天说了。
“朕禁屠宰,吉凶不预。然卿自今召客,亦须择人。”
她说,我禁止宰杀牲畜那是在平时,如果谁家临上喜事或者丧事我不禁止,所以你不用害怕。但是,你以后选择客人可千万要慎重一点啊。说完之后,就拿出了他那个同僚的告状信。
这个告密者当时真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有很多解读方式。既可以理解为武则天虽然用小人,但是心里其实鄙视小人,也可以理解为武则天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是有灵活性的处理方法。
当然。
理解为武则天推卸责任,收买人心也可以。
不管如何。
之说具体到当时当地的话,张德肯定会觉得皇帝充满人情味吧。武则天能够让那么多英雄折腰为她所用,一方面固然是她知人善任,能够赏识他们的价值,另一方面,肯定也和她的人性化管理有关系。
这样看来,武则天不仅政绩是矛盾的,性格也是矛盾的。借用一个小说的题目,那就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正是这种强烈的矛盾性格,使得武则天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