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轮流做,门阀永不倒。
这绝对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情,想要做到却是并不困难,至少,在儒家独道的时代不难做到。他们能够通过九品中正制操控了政治上的特权,让儒家士族门阀永世占居国家政权的顶层。
然后通过互相联姻,让其他阶层无法染指。继而,通过儒家系统操控了国家意识形态,使得儒家永远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为他们在政治、经济与军事的特权提供理论依据。
再有。
他们还可以通过荫制操控了经济上的特权,几乎国家有一半以上的良田,与一半以上的百姓被儒家士族门阀控制在他们的庄园中,可以看看谢灵运描述他自己的庄园的规模是什么描述。
他说自己的庄园不算什么,只是小规模罢了,小规模的庄园周围十多公里,然后还有好几个……小规模都如此了,想想大规模该是何等的情况,如此一来,老百姓们只能被他们掌控。
这也就造成了儒生们,可以操控军事上的特权,即使是农民起义,最后的果实也会被他们所霸占。
有粮食嘛。
不难理解。
他们获取这些特权太过容易,导致整个门阀集团糜烂不堪,也使得土地并开始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互相之间争权夺利,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
而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五胡大起义,汉族几乎亡国灭种!由东汉时期的6000万人口锐减到500万左右!
隋唐建立时,他们面临的就是这种状态。
并且隋唐帝国也建立在儒家士族门阀的基础之上,比如:著名的关陇集团,只是其他的一支而已。
所以,当武媚娘活跃的时间,她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谁?就是儒家士族门阀,就是关陇集团的世家,比如长孙无忌、许遂良、于志宁、太原王氏、柳奭等这些儒家士族门阀成员。
李治也想要处理这些人,因此,武则天和李治一拍即合,一个背锅一个做事,然后搞死了一大片氏族。
武则天通过指使手下的爪牙诬长孙无忌等谋反。
铲除掉关陇集团的核心势力之后。
开始把刀指向了整个儒家士族门阀。
后来武则天上位后也还贯彻着打击这些门阀的方针。
当然。
倒是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毕竟,该打掉的也都差不多打掉了。她接下来大手笔做的事情就是继续捏死门阀冒头的可能。
武则天直接指向了《氏族志》,将它改编为《姓氏录》,分为九品,首先就把“武”姓列为第一等,然后就把关陇氏族踢出前几等,再把平民出身的士卒官员,升到五品。
这自然导致了儒家士族大为愤怒,但是又没有胆量当面反对,提出不同意见,所以只能是用笔去征讨武则天了。
抹黑武则天。
就是他们这些人日以继日的工作,给后世无数人留下了武则天的黑料,当然,这黑料并不保真。
想象都能明白。
心中有恨还怎么客观记录事实?
对于这些人的抹黑。
武则天能搞死的搞死,搞不死的就忽视,她用实际行动来说话,接着就开始打破儒家士族门阀的联姻体系。
其实在唐太宗时期就在这么做了,皇族在选老婆选驸马时,偏偏不从儒家士族门阀中挑选,而是从功臣家挑选,但是长孙无忌、许遂良、于志宁、太原王氏、柳奭他们仍然与关陇集团缔结姻亲,经常加以袒护,导致儒家士族门阀的声望,在武则天的时代并没有衰减。
因此。
武则天开始下令:儒家士族高门大姓,相互之间不允许通婚,并且规定他们嫁女儿时聘金的数目,禁止娶儿媳时接受“陪门钱”。也就是说:你得给老娘听着,你们只配嫁给平民!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笑了,当然,肯定不包括那些门阀.,儒家士族门阀自然要极力抵抗。
于是就闹出了许多笑话来。
他们不经过正式结婚仪式,偷偷地把女儿送到其他门阀的家里,或者宁愿让女儿老死也不嫁给平民。
不得不说。
真的是又可笑又可怜。
而面对这些门阀。
武则天还有绝招,她大力推行科举制,增设殿试,这下麻烦来了,原来高门氏族还可以偷偷送儿子去考科举,毕竟垄断读书这么长时间,资源比平民要多得多,在科举当中儒家士族门阀仍然能占优势。
但是武则天弄了个殿试,需要面对面回答问题,高门氏族成绩再好,只要一到殿试的阶段武则天马上知道他是谁。
通过的机会立马就变得渺茫了很多,而寒门中的优秀分子在殿试中优势明显,因为武娘娘喜欢寒门秀才。
经过武则天这三招,基本上就把儒家士族门阀打得奄奄一息,所以,当时,武则天无论在上面怎么打击儒家士族,国家整体却十分稳定,并且还获得了发展,获得了民心的支持。
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老百姓日子过得好呀。
华夏古代是传统的封建制度国家,每个朝代或者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君主或是首领。
他们统治者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切,包括土地,制度,人民等,总而言之,他们拥有非常大的权力。
甚至可以说是凌驾一切。
因此,在那个时代,人们过得幸福与否,就取决于那个时代当权的皇帝,如若皇帝是个明君,爱民如子,那么平民百姓自然也过的舒适,但如果皇上是个暴君,且没有什么能力。
那么百姓就会苦不堪言,且毫无办法。
武则天显然在这方面已经做的很合格了,不只是让老百姓们过的不错,还让寒门有了上升的莫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