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艺术,文化等门类中的出类拔萃之人,也带回了古印先进的制糖之法,可以说是福泽后世的表现。
除了第二次出使古印,留下的如此一个传奇,王玄策在李治的时期,也还是出使了好几次古印。
依旧给后世带来的不少的影响。
王玄策后来又几度出使印度,和他的那位伟大同乡玄奘一样,他也带回了大量佛教文物,佛家经典。他晚年著有《中天竺国行记》,也写过回忆录,但并不为人所重视逐渐散失殆尽。
几乎失传。
到了后世他的著作仅存零星片段,断卷残篇散见于《释迦方志》、《诸经要集》这些地方中。
在华夏这个信奉中庸之道的国度里,王玄策显得如此恩怨分明,卓尔不群,出类拔萃以及拒绝平庸。
可以说。
他是一位超拔流俗的不凡外交家,一位勇敢无畏的冒险家,一位被世人渐渐遗忘的堪称史上最厉害的大使。
是的。
他是史上最特立独行、最豪迈不羁、最强悍犀利的大使,三次出使印度跌宕起伏的不凡经历让他足以扬名立万。
只是很可惜啊。
李世民的事情和打扰了国家布局的原因。
使得他人生的闪光点只能是注定了大都留在遥远的异域,在唐朝国内并没有机会做出什么惊天事业。再加上大唐气度宽宏,兼容并蓄,广纳贤才,因而名士如云,开边拓土的猛将更是灿若繁星。
不可胜数。
因而也造成了玄策的惊天才能,就不怎么能够得到“将功补过”的启用,唐太宗所说“天下英才尽入吾殼中矣”也是原因。大唐有太多能人可以用,哪怕王玄策才能冠绝,但到底是有“污点”在身。
明白这一点。
便不难理解他在华夏的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
可能在大唐的很多人看来,身为使节的王玄策用借来的兵马,几乎灭掉了一个国家的“壮举”并不算什么。在那个不知道古印实力的年代,许多人的眼里这是“不务正业,”过于出格”的表现。
因而这些功绩的取得也就不值得他们大书特书,大肆弘扬了。再加上李世民这个皇帝的有意冷处理。
如此。
渐渐地王玄策其人其事被史家遗忘。
他的传奇经历与绝世武功也开始不那么夺人耳目,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不为人知了。
王玄策做的事情真的不算什么吗?显然,在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后,绝对不会有人觉得他做的事情不算什么。
哪怕是李世民本人也是如此。
“没想到那个天竺,竟是这般的一个国都,还有这个王玄策……”李世民看着仙神流光展现而出的这一期人杰。
表情带着几分哭笑不得,也带着几分震撼和复杂。
他现如今虽然还没遇到这件事,但作为大唐帝国的实际掌控者,自然比谁都明白王玄策郁郁不得志的缘由。
不过。
因为这个事情毕竟还没发生,又有仙神彰显了王玄策的功绩,现如今的李世民自然立马就重视起王玄策来。
仙神认可啊。
这个千古十大人杰榜单,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上榜的,看看前两个上榜的人是何等英姿就明白了。
“这个王玄策是大才!”
李世民很是笃定这一点。
“我好像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他眼中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有一说一,毕竟是入的了朝堂的官,虽是小透明,但多多少少李世民还是听到过一些。
他已经是思考起了该如何重视这一个人才,当然,是在这一期仙神颁奖后,那个王玄策没有“飞升”去未来的情况下。
嗯。
李世民可还记得这一期仙神榜单里,有个选项是让人直接穿越时空,也不知道这一次王玄策会不会也选择呢?
眼看着仙神颁奖这一期也是步入尾声。
不只是李世民。
其他诸天历史位面的无数人对此也是立马好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