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长生之道不可取(1 / 2)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能耐的皇帝,他年轻的时候自己亲手打下了江山,而且在建国以后自己亲自到处征战。

带领着天策军把很多割据势力踏平,最后威名远扬天下,所以他一辈子都在至高点站着,比较要强,而且其实在早期的时候,他还看不起之前炼丹的那些秦始皇和汉武帝。

觉得这两个皇帝很傻,可是他真的真的没想到,他居然也成为了华夏历史上吃丹药吃死了的皇帝之一。

一代千古皇帝李世民的死亡。

是不是于服用那逻迩娑婆寐配制的丹药有关,史书没有明说,但大臣郝处俊后来在与高宗李治的一次谈话中提到。

“贞观之年,先帝服那逻迩娑婆寐药,竟无效。”这说明,李世民生前的确服用过不少那逻迩娑婆寐炼制的丹药。李治即位后,那逻迩娑婆寐又跑回长安想捞一把,李治并没有理睬。

偏偏这个时候,王玄策还来求情。

说什么这个天竺和尚真的会炼制长生药,他保证这次一定会成功。现在把他赶走太可惜了之类的话。

李治本来就对那逻迩娑婆寐不感冒,自然对王玄策是严厉训斥。

“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求之,疲敝生民,卒无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

如果真有长生不老的人,你给我找出来看看?”不得不说,所有皇帝在早年,大多都是非常理智的存在。

李世勣也在一旁附和。

“说的是。这个和尚这次回来,明显比上次衰老了许多,头发变得斑白。自己都这样了怎么还可能长生不老?”

这个事情的发生。

估计也是李治对王玄策的印象大打折扣的原因,尽管后来又被安排出使,官名也换了好几次。

可始终就是五品官。大唐时代,名臣辈出,曾经有可能在仕途上触到天花板的王玄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数同僚疾驰而过。

自己逐渐被边缘化,渐渐淡出历史的视野。那逻迩娑婆寐没有能够回去,最后确实是客死长安。

至于是背部中招多少刀的自杀……这显然是没有人关心的事情。一开始的李治显然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君王。

可是……最后终究还是逃不出帝王沦陷的漩涡,咳咳,不是女人美色,尽管他的确没有逃得出美色的诱惑。

但这里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追求长生不老。别看李治早期多么的理智,但他的后期俨然就是鲜明的反比。

李治这个皇帝从登位到死亡在位有三十四年之久,在李治在位的期间他的身体状况一直都是特别的不好。也正是因为他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自己正儿八经的主持朝政的时间仅仅只有七年。

而以后都是他的皇后武则天在处理朝中的大事。

一开始的李治还对长生之道嗤之以鼻,可随着年月的增加和经常的头痛,在加上他其实也是一个极其封建的人。

于是乎。

才会在某个时刻转变思维。

在听信一些道士的妖言以后,从一个理智的人沦为皇帝几乎都会成为的形状,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长生不老和延续自己生命的药物,然后广招天下的道士来给他提炼丹药。

风疾这个痛苦绝对是伴随李唐皇室的折磨。

让李治痛不欲生。

据史载,隋唐时期,“风疾”曾肆虐一时,并涌现出一批专治此病的名医。根据对唐王朝皇室日常起居的观察,从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等。

有多人明确记载患有一种被称之为“风疾”的病症。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常出现头痛眩晕、抽搐、痉挛、肢体颤抖、麻木、蠕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甚至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

综合观察这些临床现象,与今天西医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类似,且很可能与遗传有关。

且重症死亡率极高。“风疾”之症自唐高祖李渊开始就成为了李氏家族的内疾,可以说很多李唐皇室的人都因此而死。

其中就有很多穿越者铁打的老婆李丽质。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李治追求长生不老的原因还有根治这种折磨的因素。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

在后期的李治当真可谓是长生不老的疯狂追求者。

比他的父亲李世民。

甚至比秦始皇都还要甚之。

对于丹药的执着和追求那叫一个恐怖,怎么说呢,在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上,丹药往往意味着长生不老。

而从秦始皇开始,后世诸多皇帝一直对长生不老之术深信不疑。当然,作为皇帝来讲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肯定是想能够长不死,永享世间繁华,这是任何人都逃不出的人性。

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证明了,纵观整个历史,便能够发现,没有一个皇帝能够真正的得偿所愿。

尽管他们全都是自号天子,可终究是没有得到老天爷这般的垂青,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真正求得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