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隐藏最深的千古名将!(1 / 2)

按后世人的眼光评判,王玄策绝对是个loser--失败者!

毕竟从官职来看,最高职务为朝散大夫,文官虚职,行政级别从五品下,最多相当于后世的副局级巡视员。

在那个人才辈出的盛世大唐,他可以说的确混的不咋样。

而从名声来看也是差不多。

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单独作传,毕竟因为他只是五品官不够资格,仅有只言片语散落在其中。

就是因为王玄策如此地位,乃至于后来即便是王玄策打天竺这个事情,在《资治通鉴》里也只用了225个字。大概意思是,公元647年,李世民让王玄策为大使、蒋师仁为副手出使阿三。

两个人抓了一大堆人回大唐……然后没了,记载就没了。

资治通鉴里。

这个王玄策,生卒日期不详,河南洛阳人,以前干过啥事,也不详,还有那个蒋师仁,也是生卒日期不详,哪里人同样不详,以前和之后干过啥,嗯,和王玄策一样不出意外的仍然不详。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有多糊弄人了。

其实这跟大唐当时不知道戒日王朝到底多厉害有关。

还以为是个什么破败蛮夷部落。

但事实上。

到了后世的学者们研究后才知道,王玄策到底干了多离谱的事情。他们做的事情呢说来也简单,是他们还没有到阿三,那边的戒日王忽然之间挂了,然后天竺戒日王朝国内就出现了骚乱。

戒日王手下的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了。这本来和唐朝没啥关系,但是阿罗那顺脑子抽搐了,竟然派兵打了王玄策一顿,王玄策带的30多位随从全部被擒,只有他和副手蒋师仁跑到了吐蕃。

回到吐蕃后,王玄策越想越生气,觉得被阿三打,实在是太他娘的丢人了。于是,王玄策就利用大使的身份向吐蕃借了1200精兵,泥婆国借了7000多名骑兵,带着两国联军就杀了回去。

这不打不知道。

一打。

便发现越打越顺手。

戒日王朝篡位的阿罗那顺直接被打的弃城逃跑。

王玄策让副手蒋师仁率军在后面一通猛踹,阿罗那顺收集残余力量回军再战,结果被蒋师仁打得大败。

并将这个篡位者,还没坐稳王位的倒霉蛋给生擒了。阿罗那顺的老婆和孩子,带着剩下的印军继续跑,王玄策让人在后面继续追。在乾陀卫江双方再次发生激战,于是乎再次大败印军。

并生擒了阿罗那顺的老婆和孩子,和至少12000多个其他俘虏,让他们一家人在狱中整整齐齐的团聚在了一起。

这一次战役。

共有580多个阿三国的城邑和部落先后投降。

从开打到灭国估计也就半个月。

什么概念呢?你都没反应过来,这个国家的大王、王妃、王子就被擒了,国家就被灭了。

真的是一路上势如破竹,一吃呵成。戒日王几十年象不解甲才完成的事业,被王玄策几个月就完成了。

对于三哥来说,这的确很牛很牛。但对于那个时期的大唐来说,至少李世民没觉得王玄策有多强。王玄策把阿罗那顺一家人和几万俘虏、牛马押回长安后,李世民只是让王玄策做了个从五品的朝散大夫。

不得不说。

王玄策属实太惨,没办法,谁让李世民只觉得天竺很垃圾呢,王玄策后来为此好不容易写了一部行程游记。

却又因为一些不可抗力遗失了,以至于后世很久一段时间,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文官牛皮上了天。

不过。

虽然王玄策的功绩被掩埋在了历史,可他做的事情影响还是有,就是这样一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loser,开启了华夏与天竺交流往来的黄金时刻,开辟出翻越青藏高原的丝绸之路。

为大唐取来制糖法,丰富了华夏人的味蕾。毕竟,一开始去天竺,他就是为了和天竺互通商路嘛。

然后最后打的天竺不敢不通,也算是完成了这么一个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loser,上演了身陷囹圄,结果却孤身覆灭一国的精彩大片。

只能说确实历史比艺术作品还要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