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视频:盘点感动华夏十大千古人物 > 第74章 天佑三百年!始皇得长生!

第74章 天佑三百年!始皇得长生!(2 / 2)

这当然不能忽视算是始皇帝的失误,只不过,若是他的身体好一些的话,不是时时刻刻活在可能死亡的阴霾中。

或许一切就会变得温和许多了。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秦始皇都是一个无比复杂的人物。

鲜有人会质疑秦始皇震古烁今的功业。

嬴政少年即位,继承秦孝公以来六位秦国国君的创业成果,为东周以来列国纷争的乱世画下句号,建立了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

他废分封、行郡县、统一度量衡、修驰道、修长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每一个都是顺应历史大势的正确抉择。

在灭六国后,秦军北征匈奴、南平百越,将帝国延伸到前所未有的遥远边境,如秦始皇东巡泰山刻石所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秦始皇为大秦帝国打下的统一局面,影响至今。

但是,老天只给了他11年时间,大秦帝国急于求成的步伐,最终演变成了强加于老百姓的一种沉重的责任。刘邦起兵反秦时,为沛县父老乡亲送去的一封帛书上也是写着——天下苦秦久矣!

这六个字。

是天下百姓施加于大秦帝国的催命符,其中自然有胡亥的一系列操作的原因,但是说到底始皇帝也透支了太多的国力。

说回始皇帝的最后一次巡游。

这次他来到齐地,多年未见的徐福却是突然现身,皇帝并未治他的罪,还召见了他,向他打听仙药的下落。

徐福知道秦始皇求仙心切,他对皇帝说:“蓬莱山上的药已经找到,但是海上有大鱼经常添乱,因此臣无法上山,希望陛下派一些神箭手给我。以后再遇到大鱼,我以弓弩射杀,就可能得到仙药了。”

秦始皇喜出望外,又给徐福拨了款,让他再次出海求药。

身体不好的秦始皇,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还亲自操作弓弩,在芝罘射杀了一条大鱼为徐福的船只保驾护航。

然而。

始皇帝怎么都料想不到。

这一次徐福的第二次出航,载着五谷种子,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和多名工匠,漂泊到了海外一块辽阔的土地。

从此自立为王,自称天皇,至此再未回朝。

总之。

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彻底没戏了。

然而,始皇帝不知道啊,他当然知道徐福可能也是骗子,然而,徐福却可能是他这最后唯一的救命稻草。

即便知道徐福可能是骗子,他也只能够最后搏一搏了——一生桀骜的始皇帝,此时,感觉到了自己在死亡面前的弱小,曾经那要战胜生与死的豪言壮志,已经变成了对于死亡的极度恐惧和不甘。

这一次巡游。

秦始皇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徐福重逢已经算是难得的「好事」了。

古代的皇帝大都迷信天象,偏偏在前一年,就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荧惑」指火星,当火星运动到了天蝎座中被称为「心宿」的三颗星附近,并停留一段时间,就称作「荧惑守星」。

荧惑守星的寓意极不吉利。古人认为,心宿中的三颗星分别代表皇帝与皇子,是争夺皇权的象征,表示帝王恐有亡故之祸。这种天象,对本就感觉不妙了的秦始皇而言,真是让他晚上睡觉都睡不好。

若单单是一个情况的发生,始皇帝还不至于如此急迫,主要是这一年除了火星的事,还发生了一件极为匪夷所思的怪事。一颗陨石掉落到了东郡。人们上前观察时,发现陨石上刻着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陨石坠地不是大事,但这句话问题就大了。

秦始皇大为震惊,派人到东郡逐户排查,看是谁刻了这行字,结果无人承认。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稳定流言蜚语,秦始皇当即下令,处死了陨石周围所有的人家,并焚毁了这块刻字的石头。

此事才就此作罢。

然而。

对于朝堂和对于始皇帝的心理影响却没有消失——怎么说呢,哪怕知道可能有人搞鬼,可万一真是什么天象呢?

这种不安在巡游的时候越发加重,直到始皇帝突然重病。

《史记》中在此处写的是「至平原津而病」,古文中的「病」与现代汉语中「病」的概念不同,古文中较轻的病症称为「疾」,只有得重病才称作「病」。可见,秦始皇当时的身体情况真的不太妙。

秦始皇一如既往地迷信。

他再次进行占卜。

结果显示是北方的山鬼作祟。嬴政的心腹大臣蒙毅因此临时走开,被紧急派往各地名山祭祀,为皇帝祈求消灾。

如此一来,赵高有了可乘之机。赵高是一个颇具才华的大臣,曾教皇子胡亥书法、法令,并掌握皇帝符节、印玺,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决定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捞取最大的政治资本。

随着秦始皇的车驾渡过黄河,始皇帝的病情急遽恶化,似乎已回天乏术。一向害怕死亡的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人固有一死。

他无法胜天半子。

因此。

在病危时始皇帝便命赵高草拟诏书,安排身后事。

这道诏书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老生常谈,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句,便是命长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即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蒙恬留守北方,这是让扶苏回家继承家业的意思。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始皇帝钦定了扶苏作为继承人。

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可是呢,这道关键的诏书,却被赵高伙同李斯扣压下来,之后他们共同拥立胡亥继位。

这一扑朔迷离的遗诏事件,便是鼎鼎大名的「沙丘之谋」。

“寡人……终究未能求得那长生。”

弥留之际。

他好似在自嘲,又好似再悲叹。这位创造了“朕”这个自称的为人,到了临别,终究正视着自己一生的孤独。

哀叹了一句这长生无望。走到沙丘平台这个地域,秦始皇结束了与死神的搏斗,在50岁这年撒手人寰。

此时距他统一天下,自称皇帝,只过去了十一年的时光。再没有神仙与皇帝纠缠,一个人死了就归于尘土什么都没了。

看着始皇帝在病危之际撒手人寰的画面,诸天历史位面的无数人都很清楚,秦帝国也终将随着始皇帝的离开而消逝。

在华夏这块土地上。

第一阶段是三皇五帝之前。

这个时期各个部落、诸侯、国家各自独立。

第二个阶段是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时期,这个时期是形成了一强带领多弱的类似于联邦制的天子统治阶段。

这个强的君主叫做天子。

第三个阶段是自大秦开启的统一时代,这个时期是将弱的诸侯完全吞并,以郡县制为根基的大统一帝国。

始皇帝光凭这一点便足以完成不朽的成就。

如果后世有个人能带领华夏依靠后世现存的资源统一世界,那这个人的能力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寒而栗的存在。

之后他再治理整个地球世界的人。

下一个继承者接收的世界,已经是解决了中东,非洲,宗教,地缘政治,经济,民族矛盾,资源分配,核威慑理论等一系列问题后的新世界,有人能想象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怪物吗?

很难想象的对吧!

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下始皇帝了。

谁敢说这是有手就行的事情?后世蓝星抗霸子,在中东陷入战争的泥潭多少年,到最后还只能给塔那啥班认输。

从这种事情大概能管中窥豹,一瞥统一全世界的难度了吧?现实中的统一可不是后世键盘侠们游戏里的那种。

拖骑兵打这里,步兵打这里,弓兵殿后,就搞定了,现实中人们会面临许多远比中东地区的问题复杂得多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法西斯都失败了,所以,始皇帝这三个字的分量大致能理解了吧!

如果能把史记看一遍。

就知道这个人是最接近神的人。

是伟大的战士,征服者。西方有征服者压力山大,但是他离秦始皇中间,还隔着十个凯撒大帝的差距。

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农耕文明需要强有力的朝堂和领导人,需要统一的中央政权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要不然水患怎么治,天灾人祸怎么去互相帮助?至于废分封行郡县,在历史改革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流血牺牲。

操之过急之后劳民伤财的情况也能理解。

后世华夏两千多年一直走的秦始皇路子,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史表明始皇帝开辟的道路最为适合华夏。

毕竟盛唐和明朝,华夏一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万邦来贺,甚至于宋朝,也在世界范围内又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方自希腊民主罗马法制之后一头扎入黑暗中世纪,埋头搞了几百年封建迷信,艺术文学科技都“黑”暗沉沦。

就留下座座教堂而已。

越压抑越爆发,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才迎来文明的曙光。而反观我泱泱华夏,一开始百家争鸣时期人家就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伦理道德应运而生简直十分符合农耕文明的发展路子。

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就已经给自己的民族性格烙下温柔敦厚的影子,秦始皇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举奠定几千年民族内圣外王的格局。

如果一直温柔敦厚,那不免软弱好欺,有了强有力中央朝堂,完整的统一政权,才能保护好内心良善的人民。

还有一点就是秦始皇得罪了儒生,所以几千年来凡是得罪过士大夫的没有好名声落下,就算为整个国家民族牺牲所有也是如此。不同人有不同利益诉求,要站在符合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才不会陷入极端和情绪化思考。

秦始皇不仅是一个明君,更是一个勤君。之前就说过按照史书上的记载,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竹简,大约有120多斤,大约在3-5万字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后世很多人,一天看几千字的书都觉得要了命一样。

况且,批阅不是简单地看,还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批示。从这点上看,其实也可以发现,前期秦国所遗留的法律,已经无法支撑起天下统一之后的形势了。因为很多事情无法根据法律做出相应的判断、

这才需要国君亲自去进行批阅。而且,为了更好地查看各地的治理情况,秦始皇还需要不断的去出巡。

国君的出行,并不是去玩的,而是要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情报。秦始皇的郡县制,是打压了六国贵族,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心心念念想要复辟封建制度。而作为郡县制的代言人,自然也成为他们的目标。

因此ha国贵族张良,才会去刺杀秦始皇,不过没有成功。工作上的高强度,以及出巡所带来的辛劳。

可能也是使得秦始皇患病,甚至还死在了半路上的原因。

始皇帝绝对是历史上最为操劳的一个皇帝,因为此时的秦法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很多事情都需要秦始皇亲自过目。秦始皇的死,更是相当于国家的支柱倒塌了,如果没有人来支撑那么后果非常危险。

而秦始皇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早点确立太子之位。支柱倒下,再加上储君之争,是压死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秦始皇能够早点确立扶苏为太子,及时向天下公告,那么赵高、李斯以及胡亥,就没有了可乘之机。

扶苏加上蒙恬,两人的结合,应该是能够延续秦朝的辉煌。可惜,造化弄人,扶苏被逼自杀后蒙恬也没逃掉。

秦始皇一生犯下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留下了赵高这个BUG没有处理。

赵高这个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拍马屁能力极强,而且拍的恰到好处,秦始皇一世英名居然也被赵高的马屁功力给蛊惑了。而像赵高这样的人,他所看重的,永远都不是秦朝,不是天下,而是自己。

胡亥对他来说没有用了,直接就杀掉,换成子婴,毫不手软。赵高之所以要立胡亥,还要找上李斯一起篡改遗嘱,就是为了将他们绑在一条船上,成为命运共同体。把李斯弄死之后赵高继续蒙蔽胡亥双眼、。

让他整天沉醉在声色当中。赵高想得很清楚,如果刘项大军一到,他就绑架国君,马上投降一定可以换个大官做做。

可让赵高没想到的是,子婴没有那么笨,他一上台之后,马上就设计杀死赵高,这却是后话不用多提。

实际上秦始皇也是犯了没经验的错,不然绝对不会留下赵高和李斯这样的权臣,给他们能够弄虚作假的机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这是始皇帝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以至于导致了大秦的轰然倒塌和毁灭,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最大危机。

项羽的做法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明明已经被秦始皇带入了第三个阶段,项羽还想恢复过去的文明阶段?

这就跟核大战之后,人类只能废土求生是一回事,幸好最后刘邦完成了接力,有汉高祖刘邦仍继承了秦始皇的帝制。

并自诩为秦始皇的继承人。

伟大与暴虐往往是对立统一的。汉朝君臣在多次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时,也不忘审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在此刻无一不感慨。

命运。

终究是给了这位求仙问药的帝王一个不堪的结局。

赵高与李斯决定拥立胡亥后,为了掩人耳目,没有立刻起驾回京,而是秘不发丧,载着秦始皇的尸体沿原定的路线继续巡游。大队人马绕道最北边的九原,再走秦直道赶回了咸阳城当中。

此时他们才向天下宣告,始皇帝已驾崩。

要知道。

这一次巡游正值夏季,秦始皇的尸体早已腐烂发臭,为了掩盖这股味道,赵高等人拉来了几车咸鱼「以乱其臭」。

在几车臭烘烘的咸鱼陪伴下,始皇帝的尸体被运回了咸阳。一个华丽而残酷的时代,注定了就此走向落幕。大秦将如同华夏历史的蓄水大坝,一切之前的水向他注入,一切之后的水从他流出。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都在心中默叹。

始皇帝死了。

在他之后还会有人看顾这片疆土。

等时间过去千千年,万万年,肉身会死,灵魂会灭。

但是这片土地上仍然会有繁衍和新生,这是人族已经被确定了的发展轨迹,所有人都会记得这么一个先驱的名字。

史册会记载他,人们会歌颂他。

就算历史车轮隆隆向前,就算白骨成灰,秦瓦不存,亦是如此。因为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祖龙。

万世之祖。

实际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嬴政能够算是一个半神,他虽然没有真正成为神,但是他身上的神性远重于人性。

出生于一个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的王族,手下又聚集了一批可以结束乱世,开创不世之伟业的人啊。

最终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伟业。

也为自己塑造了神格,只是终究没有点燃神火。

这位半神在一切开始之前,或许就已经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力量,可以完成只要是他想要完成的所有事情。

于是,古老的传统遭到了遗弃,新的时代,新的秩序来到了这个世界——仙神流光当中的画面在始皇帝尸体被运入咸阳后,沧海桑田,演出了大秦帝国的轰然倒塌,在一片废墟火海中大秦的旗帜折断。

新的秩序将要诞生,不过,终究无人能取代,这开天辟地的第一人……伴随着画面一黑,流光中的时间好似倒转。

回到了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嬴政时期。

“朕欲统六国,让天下归一。”

年少的王。

对着自己的臣民说道。

“这便是王的志向吗?”

有臣民震撼。

却见年轻的王轻声一笑。

“是。”

他看向了一众大臣。

获得了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声音不大。

却震撼天下。

没有多少年,少年终究做到了,他站在泰山之巅,再次发下大宏愿。

“我为皇帝,当佑世间一切子民,此生定守土开疆,扫平四方蛮夷,护我民族不灭,让这华夏苍生延绵万载。”

“便是在死后,我亦要夜巡九州,镇我华夏大地河山不灭,此誓天地共鉴,日月为证,仙神共听。”

当掷地有声的话语响起,整个华夏大地,便都回荡着他这一誓言。此后,终究是水银驱棺不负誓约。

“七月流火,大帝陨落……古今公哀啊。”

在别的时空当中。

不乏有人看着始皇帝的场景展现再次回归黑暗。

发出了心绪难宁的叹息。

“如果把咱放在始皇帝的位置上,恐怕还真没办法如他一般呀。”大明位面的朱元璋,对于自身的认知很清楚。

他明白自己的崛起和始皇帝的崛起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始皇帝出身贵族,他是乞丐开局,可若要说他的难度是地狱级,那么始皇帝的难度绝对就是无人生还级了。

除了始皇帝。

恐怕没有人能够打出这么一个大秦辉煌的结局。二世而亡是绕不过的话题,可大秦辉煌之时也是绕不过的话题。

关于这一点。

朱棣的认知更为深刻。

“一世之功,盖压我大明几百年呀。”

朱棣细数始皇帝的那些功绩,真的很难想象这么一个二世而亡的国家,却只是在一世的时间做到了那么多的丰功伟绩。

不说那些个文治,就说武功……实在太离谱了,别人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做的事情,大秦在始皇帝一朝就做到了。这个国家虽然二世而亡,可始皇帝一朝之间,已经闪耀的堪比别的朝代整个王朝。

更别提开天辟地这首个帝国的情况了,始皇帝能够排第一朱棣心服口服,甚至觉得始皇帝不排第一他才不服呢。

“哎,从此之后,咱们大唐也不要去抹黑这位伟大存在了,祖龙是有过错,但是哪个朝代没有过错呢。”

李世民对于祖龙的看法这一次转变很大。

对于祖龙那些行政手段。

也不再如同往日那般很是讨厌了……是的,就像是仙神所说的,始皇帝做了在那个时代该做的事情。

而且。

一个半神般的人物。

自是对于苍生的情感难以顾忌。

“也不知道这一次,始皇帝会获得什么奖励。”

汉武帝也感慨始皇帝的一生,不过,他更关心始皇帝会获得什么奖励,要知道,他作为倒数第二个的获奖者已经是获得了极为恐怖的奖励,真的很难想象,作为压轴的始皇帝获得的奖励又该如何惊天动地。

“还有几年的时间么……好啊,好得很,好得很。”始皇帝却在自己的时空笑着,却是让周遭无数人内心恐惧的冷笑。

他看向了早就汗流浃背的李斯,看向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赵高,看向了自己那个已经吓的人都快晕过去的胡亥。

在最后那一幕被仙神展现出来的时候,这些个人就已经是直接面色大变,全都是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慌乱了起来。

怎么会这样。

自己怎么会做如此事情。

天呐。

要死了,要死了。

不管是皇子还是臣子,亦或者是太监,此时此刻,都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却又不敢开口为自己反驳什么。

始皇帝越是笑,他们就越是胆寒。

“皇子篡位……朕当初给你说过什么?朕不给你的……你不能拿。”始皇帝没看李斯,也没看赵高。

只是看向了自己的儿子。

他这话让胡亥心中更是胆寒,惊恐的同时,也让李斯和赵高如落冰窟,心中绝望,他们怎不知始皇帝对他们,已经是彻底放弃,等待他们的命运不言而喻?只对胡亥说话,恐怕只有胡亥能活啊!

此时此刻。

大秦的这个朝堂。

气氛空前绝后的充满了危险的味道。

【秦始皇嬴政!】

就是在整个大秦帝国,朝堂之上恐怖的气氛下,仙神颁奖却进入最后一个流程,眼看着仙神呼喊了自己的名字。

始皇帝也便暂时放弃了对胡亥的处置,而是转而看向了天空当中仙神的流光,眼中充满了期待的神色。

天大地大,仙神的奖励做大嘛。千呼万盼,嬴政就等着这一刻呢,饶是心性如他,也难免心中充满了紧张。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都是差不多,全都是抬着头翘首以盼,伸长了脖子,望着仙神的投影目不转睛。

大家都在等待着最后的流程。

想要看看。

秦始皇如此古今无双的绝代天骄,作为这个感动华夏十大人物的压轴角色,到底会被赐予何等恐怖的奖励。

只见。

所有人万众瞩目之间。

流光收敛。

仙神紧接着便是威严的开口。

【华夏之所以成为一个特别的文明,始皇帝嬴政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他华夏民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当中,唯有他以一己之力,做到了神明般的壮举。】

【秦始皇不仅是大秦帝国的缔造者,也是为后世建立了万世之基的奠基者,是整个华夏民族不可磨灭的无双祖龙。】

【因此,他将获得上苍认可,故赐其天恩一份。】

这一刻。

伴随着带着激昂之味的渺渺仙音。

仙神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遍无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诸天万界无数人的注视之下,只见江升的投影缓缓抬手。

流光酝酿。

便是一颗如同小太阳一般的光球诞生。

随着仙神轻轻往外一推,光球便飞向天际在天空当中,直接炸成了漫天星光,融入到了大秦帝国的整个世界位面。

接下来发生的自然是老场景,一时之间,整个天下都开始了变化,干旱之地忽然下起了温和的雨水。

而久经洪涝灾害的区域,更是直接发生了洪水倒流,眨眼睛变回了适合居住的环境,无数地方的粮食作物开始拼命生长。

那些肆虐各个区域的瘟疫,在顷刻间消失无踪,感染瘟疫疾病的人,只要还有一口气,眨眼睛也恢复的和常人无异。

原本因为始皇帝这些年劳民伤财,而损害到了根基的老百姓重新绽放了活力,他们此时对于始皇帝的不满直接消失。

大家都知道始皇帝给大秦挣来了什么,以后就是几十年的风调雨顺作物丰收啊,即便大秦税收沉重大家也能活的更好了。

更不要说通过仙神的流光影像,这些个原本目光有限的百姓,也知道了始皇帝在做的那些事情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是在给他们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遗泽,给自己的儿女奠定和平的保障,发现这一点后老百姓们好多都释然了。

理解了。

若说这些工程只是皇帝的一己私利,为了各自的爱好,他们当然会不满,可事关自身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了。

都是为了自己,为了后代……之前仙神颁奖的时候可说过异族入侵,这长城还有那些个工事的的确确该修。

大秦百姓此时积累已久的隐患,在【天佑】神恩的洗礼下消散了大半,要说唯一哭嚎不甘的就只有那些六国余孽了。

一个个在那里喊着苍天无眼,始皇暴虐,压根就没有人去搭理他们。诸天历史位面的人看了也是嗤之以鼻。

这些人对于前朝不是忠,而是在拉整个文明的后退,妄图让文明回归愚昧的时代,就该被时代所淘汰。

【此乃天恩之一,名为天佑。】

【将庇护整个大秦王朝,三百年天灾尽消,风调雨顺,此三百年年间,整个大秦王朝的国土都将作物丰收瘟疫全无。】

仙神之语依旧是响彻诸天历史位面。

对于天恩的诠释。

自是早就已经被众人铭记在心。

不过,仙神的话语一说出来,还是引起了无数人的惊愕和震撼,这持续时间真的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来吧。

大家寻思着始皇帝压轴,可能有个五十年左右天佑,然而,这足足三百年的天佑,真就让他们集体瞪大了眼睛。

感觉自己可能是看错了,听错了……靠,确实是三百年啊。诸天历史位面的无数人此时此刻都是被深深震撼了。

这持续时间……就很离谱。第一个奖励都给的这么离谱了……那始皇帝估计这一次,怕是真要获得心心念念的长生了呀。

回想仙神的种种神通手段,诸天历史位面的人都很肯定这一点。

始皇帝。

要得长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