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历史争议最大的君王!(2 / 2)

作为正主。

李世民比武则天还要慢才反应过来。不,应该说他还是第三个反应过来的,身旁的李承乾倒是比自己爹妈反应的还快。

“噗!!!”

先是李承乾看到天空中的身影,一口喷光了自己口中的羊汤,表情变得怪异害怕起来,他的老爹李世民才反应过来。

而且还是不确定的那种反应过来。别看李世民之前表现的多么淡定从容,现在也高兴的跟个傻狍子一样乐呵的就差蹦起来了。

“是朕吧!是朕!”

李世民看到了自家太子喷饭,就对着太子李承乾也问了一句,李承乾的表情很微妙,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做了确定。

“哈哈哈哈,朕何德何能……”本来下意识的就想要反向立那啥奶自己一波,可想到自己已经上榜不用再这么“谦虚”了之后。

李世民立刻就是改口,“朕的意思是,朕就知道,以朕的功绩,想来必然也能获得仙神认可,成为那感动后世之人。”

这可和之前几天嘴里面说的不一样。

旁边的李承乾心里面嘀咕,可也不敢多说什么,他能比自己老爹还反应的快,就是因为他心中李世民的形象就是天上那般的……怎么说呢,恐怖,让人看到了就感觉心中发颤,忍不住就想要逃离的那种。

正是因为天空当中李世民的形象,完美符合了李承乾对李世民的认知,所以李承乾才会比李世民反应的还要快。

父皇能够上榜,是大唐之幸,是我李唐皇室之幸呀。

这个时候。

脑子最灵光的李泰反应最快,一脸激动崇拜的就站出来,对着李世民就是一通祝贺,语气充满了对于这件事的喜悦。

马屁精。

李承乾不喜欢自己这个弟弟,因为从小到大李泰什么都想要抢,他心里面嘀咕了一下,不过还是要站出来给李世民捧捧场。

这倒也的确是大唐之幸,仙神奖励,没有一个朝代不想要获得。

“父皇能够上榜,这是儿臣们的骄傲,也是万万百姓们的期盼,父皇的功绩,必然光耀千古,传唱后世无数人知晓。”

论起说话的艺术。

当太子的自然也不差。

“好!好!好!”

李世民眼神闪烁的厉害,他强行让自己冷静,可还是忍不住面色欣喜的看向旁边,正捂着嘴热泪盈眶的皇后。

“观音婢,你的病,天神庇佑,在天恩的【天佑】之下必然能够痊愈,这一下,你就必须要陪朕直到朕人生的日落黄昏了。”

李世民紧紧的搂住了长孙皇后,他没有忘记自己最想要获得的奖励,那就是让皇后,能够陪自己一生一世的走下去。

酸臭味啊。

在这古代的皇室家宴上飘荡着。

“陛下!臣妾……臣妾……”

长孙皇后又是高兴又是激动,一时半会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没有你陪伴的生活,朕想象不出来有多可怕,朕既然能得仙神垂青,也能获得天恩,皇后你就要陪朕一起去建立更鼎盛的大唐,去看看,我们能够将大唐,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论起说情话李世民还是有手的。

长孙皇后和他紧紧相拥。

那酸臭味。

自家几个孩子都受不了了,全都是立马转移了目光,看向了天空当中的仙神,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仙神手中的流光之上。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

虽然不如这李唐皇室一般已经认出了是他们自家人。

可此时。

大家也是通过曲调。

通过人物形象。

猜测出了这一次的上榜人物应该是一代雄主。

就在大家凝神屏息。

一边等待,一边在脑海当中,翻阅自己的知识储备,想要找到什么答案的时候,仙神已然是缓缓开始播放起了影像。

等待着仙神公布答案。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伴随着一首充满磅礴之味,仿佛能够气吞山河的帝王诗,从仙神的光幕当中传出,它就像是将天地都染上了一片霸气。

那是能够让人血脉喷张,热血沸腾的王霸之气。激昂的如同千军万马般雄壮,带着气吞山河舍我其谁的气魄。

这是许久没有曾感受过的帝王诗。

唯有帝王的胸襟和意志,才能够写下的壮丽文字。

伴随着这首诗的出现,仙神手中的光幕当中,那一抹人影也是满满清晰起来,是一个无论长相和气质都是威严至极的人物。

还没有等大家分辨出来,这样的人物,形象,符合哪一个历史人物,便见画面流转,原本人物背后流血的苍天大地隐隐淡去。

取而代之的。

是一个盛世繁华俯瞰画面出现。

是一个国家。

也是一个朝代的历史。

看起来极为绝美。

古都里。

草原上的马蹄声声。

随风在飘零。

一些沉睡的东西被唤醒。

在那佛的念叨经文当中,有声音在轻轻呼唤这个时代的名。玄武门前的争斗,遮蔽了日出,也遮蔽了浮云万里。有身披染血战甲的人横渡大街,在登临九五的这条道路.,演出今生注定遗臭万载的共舞。

千年的风沙啊。

淹没了隋时的繁华。

飘摇多少人家。

才让这大唐扎根脚下。

一杯乱世的茶...…被那画面当中的人物饮下,紧接着,便是无与伦比的盛唐繁华——一些流转的画面快速闪过。

紧接着就是俯瞰一座恢弘城市的画面。

并非是后世那个预告片内的安西,俯瞰的是古时候真正的长安,不得不说,系统这部分替换的还是非常用心。

只见

诸天历史位面数不胜数的人注视着。

伴随着画面的视角。

看到了古时候一个屹立世界最巅峰的京都。

没有一个人。

不受其震撼。

“这是……盛唐。”

大明时期的朱元璋。

已经认出了画面当中,那独居魅力,充满了时代标记的城市,尽管不知道李世民的长相,可他也能推断的出来。

“上榜的人,是那奠定整个大唐基业的李世民么。”朱元璋喃喃自语,眼神中精光乍现,更加认真的观看了起来。

像是他一般。

认出了画面当中的时代的人不在少数。

可能有的人认不出画面里的人物,可那些过往的经历大多都有人知道,而那在历史上也可以称为独一无二的时代亦是很有辨认度。

在所有炎黄认的心中。

无论过去未来。

都有一个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

这份记忆是带着辉煌,以至无论何时,只要人们的目光向历史的深处回望,仿佛总是能看见一个澄明的天空之下。

有一片辽阔的大地,而在那天地之间屹立着的——是一座金黄色的富贵雍容的城。

这座城叫长安。

它生长在唐朝。

诸天历史位面的人这一刻。

都沉浸在了仙神流光展现的画面当中。

被深深震撼。

要知道。

在没有现代化的古时候。

唐朝时的长安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第一大都市。

即便在后来几千年。

那也是一个能让人瞠目结舌的繁华大城。

在唐朝最繁盛的时期。

长安的占地面积就有84万平方公里。

居住的人数也达到了百万人之多。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盛世长安的原因!唐朝时的长安是华夏古代规模最大,最宏伟的都城,在当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都城!

不管有人再多抨击这个时代的话,有人再瞧不惯这个时代各种的缺点,但所有人却都无法否认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华夏子孙。

因为华夏的历史有大唐而深感自豪。

这不是一个两个人如此觉得,而是很多人都如此认为,即便那些不喜欢唐朝的人,也认可唐朝在历史上的地位。

不要和后世的朝代比。

只论在那个时代。

在那样的世界背景之下。

唐朝时期的华夏绝对称的上空前强盛。

在海外的影响也是巨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唐朝以后海外国家、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称华夏人便习惯用唐人。

是的。

就是如此。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

在宋代时。

“唐”

这个字号。

便俨然依旧是东南海外诸国对华夏的代称。历宋、元两个王朝的更替哪怕到了明朝,外国依旧还是将华夏或与华夏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他们不仅以“唐”作为“华夏”之地的代称,而且也还称华夏人为“唐人”。

这自然和当年的唐朝万国来朝,与无数文明交流甚广有关系。

或许会有人觉得当年的外族,给点儿贡品和俯首称臣就能拿走珍贵的技术,是一件大唐所做的非常愚蠢的事情。

然而。

江升却在研究过后明白,那并非是什么养虎为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会因为开放对外交流而灭亡。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的没错,但它同时也是强大的朝代,包容的朝代,却是正因为自身的强大所以才开放包容。

千万不要将一些事情搞反了,那并非只是单方面的付出,也是在取长补短互相交流,这才是一个鼎盛王朝该有的样貌。

而那种采取闭关锁国,自傲自大策略的王朝,哪怕拥有再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的下场也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为什么那么多历史穿越题材的小说都喜欢将背景放在唐朝。

因为唐朝的繁盛以及令人向往的地方,不只是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繁荣和昌盛上面,还体现在思想文化的自由活跃。

它闪耀着华夏文化璀璨夺目的光辉。

而唐朝的繁荣便也离不开自由的绽放。

女性的服饰可以窥探到开创的精神以及追求气质与柔和共存的民族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更是在这儿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从初唐四杰的才华到诗仙李白一口半个盛唐的浪漫,再从杜甫《登高》的悲凉哀叹到白居易《长恨歌》的缠绵悱恻。

这些文人墨客。

无一不在书写着唐朝独具一格的诗歌。

再从阎立本的《步辇图》的绝丽,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当中一张一弛的华贵,从楷书四大家的妙笔生花到《霓裳羽衣舞》的缥缈意境。

它们标记着科技和生活的进步,也是无一不在讲述着唐朝,这个鼎盛之国的无限荣光,讲述着包容乃大的盛世胸怀。

看待历史。

我们不能只看缺陷。

而去忽视一些值得留意的美丽风景。诚然在这样一个鼎盛朝代当中,还有着数不清的遗憾,但沿途所一流给后世的印记却也值得铭记。

赵州桥留下脚印。

雕版印刷术印下历史。

长安城外的烟花闪耀着时间辉煌。

当《皇极历》记录下一段岁月的美好,又让《千金方》流传下药草的价值,长安城的建筑即便跨越千年依旧在讲述。

一个属于唐的故事。

进贡国的礼物未必没有真心实意,礼仪周到与体面是大唐的待客之道,天朝上国,难道在成为世界扛把子时要如漂亮国一般自私无耻吗?不,丝绸之路上美酒飘香……自由中饱含自信,阐述的是世界霸主该有的样子。

华夏民族的历史从未因为开放包容宽宏而衰落。

正如世界历史学家曾经说过的,唯有满清时华夏人的地位,在世界历史上出现的意外,但那绝非是华夏人的过错。

因为统治者是一群小家子气的蛮夷,抱守着的是一群茹毛饮血之族内卷的思想——就宛如那岛国上面的一群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家伙。

……

回到诸天历史位面的颁奖上面。

在一阵画面闪过之后。

大家还沉浸在古都的繁华与壮丽当中。

而就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情况下。

【历史十大感动人物颁奖评点】

【颁奖者;江升】

一行看起来璀璨至极,正在冉冉生辉的文字,于仙神手中的流光当中缓缓浮现,这是每一次颁奖都必有的流程。

待这行字幕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随风飘去。

紧接着。

便是一代帝王横空出世,屹立于皇宫之内,俯视天下,背后是金戈铁马,有无数将相王侯,于之一起君临天下的画面。

没有岳飞,陆秀夫那时候的战争场景,只是更为清楚近距离的展现了这一期,上榜人物的形象还有容貌。

站在龙首原上建立的皇宫。

俯瞰全城。

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那背后的一干人马,将臣,也是在隐约展现出,一个帝王的伟大不止在于自身,更在于身后有无数得力的臣子。

还有。

“皇后,你看!朕身后最近距离的就是你!是你!”

李世民抱着自己的皇后,于皇宫后殿的墙沿之上,看到了这一幕的场景,不禁是对长孙无垢惊喜的开口喊道。

还用手指了指天空,生怕长孙无垢看不到一般。对于仙神展现自己的功绩,顺带将皇后和一众大臣也映入其中这一点。

李世民还是感觉非常的开心的。

他当然知道现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唐,不只是有自己的功劳在里面,也有大家的努力,还有皇后在背后鼎力支持的原因。

说个实话。

这仙神展现功绩,不止让他一人出镜,让李世民反而很高兴。他现在正在等待着一众大臣被召集进宫一起享受这个上榜的时刻。

去叫人的太监早吩咐下去了。

就等着人被叫来。

大家好好吹捧吹捧。

正所谓富贵不同人分享,就宛如锦衣夜行嘛,这个道理,被李世民提前几百年给领悟了出来。

他觉得被仙神认可了,不在臣子面前装比,就感觉浑身不舒坦。被仙神认可哎,这一辈子恐怕就这一次了。

得从头到尾享受,在臣子,在家人面前享受才行。李世民还叫人去喊几个皇子了,他想要在儿子女儿面前也嘚瑟一下。

怎么说呢。

这觉得是一个“不明智”的行为,天知道,在之后展现详细一生的过程当中,李世民知道自己几个儿子的各种事情。

还有几个公主的事情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表情。这是李世民肯定预料不到的东西,不过后世的朱棣倒是很感兴趣。

“都说那大唐的故事很精彩,皇室的故事更是传奇,现如今靠着仙神展现,咱等也能够看看到底有多么有趣了。”

朱棣和将士们都是席地而坐。

他很感兴趣。

那些知道大唐历史的将士们……当然更感兴趣了,对于那些个传奇故事,早在很多画本里,他们就目睹过了。

现如今。

能看到真实的真相。

哪个不激动?

嗯?

什么画本?

还能是什么画本!

不能够见光的画本呗!

有唐一朝。

它昌盛强大。

不过皇室内部的故事确实很没法说。

不过嘛。

虽然都是些让人觉得很不堪的故事,不过在诸如明朝这样的后世那可是香饽饽的故事,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有春秋宫阙笔法的画师。

咳咳。

不能再多说了。

仙神都已经再次张口。

打断了一些人的浮想联翩。

【他,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君王。】

【有人认为他是千古以来难能少有的伟大帝王,也有人认为他杀兄逼父不配问鼎九五,泱泱华夏五千年来争议之声就没有停息过。】

【然而,无论人品如何,无论私德如何,但却未曾能有一人可以否定,他是一个奠定了整个大唐盛世基调的强大帝王。】

随着仙神的话语满满阐述,伴随着背景激昂雄壮的曲调,一个充满了矛盾感的形象,俨然已在诸天历史位面的人心中勾勒。

对于仙神的这番描述。

除了李世民感觉内心有些复杂,忍不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既感觉心中郁结,也为自己的功绩被认可而感觉高兴外。

诸天历史位面。

详细研究过历史的后世帝王,文人们,在猜到了这一次的人物是谁后,倒是无一不微微颔首感觉仙神的评语非常符合。

是有争议。

私德,人品是有瑕疵。

但这也掩盖不了这位帝王的伟大之处。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是一位颇受争议的皇帝。

一方面。

作为一位明君与卓越的政治家,他开创了极为著名的‘‘贞观盛世’’,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结实到不能再结实的基础。

华夏在他的治理下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全面飞速提升,尽管没有达到人民全部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那是因为隋朝遗留下来的原因。

没人能否认。

在他的治理之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哪怕后来子孙的盛世超越了他,可是没有他定下的这一切又怎么会有后来的?

这就跟大家都懂,很多开国皇帝,要是没有先祖的积累,也不可能有兵马征战天下,有那个财富去问鼎九五是一回事。

若是个乞丐只要不叫朱元璋,那就只能够在路边要饭不是么,后世的人能做到更强,那是因为祖先给了你变强的路。

这一方面。

没人能够说这位皇帝不行。

他确实非常的值得称赞。

然而呢。

去看另一方面。

这位皇帝的位置是通过非常规的手段——夺嫡得来的。但凡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华夏古代大多数朝代都是世袭制。

皇权默认由皇帝的嫡长子继承。

什么是嫡长子?

‘‘嫡’’就是指正房所生的孩子。

而皇帝的正房是谁?

没错。

是皇后。

所以所谓的‘‘嫡长子’’就是指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

他天生具备继承皇权,当皇上的权利。

这位皇帝是嫡长子吗?不是,他那先皇的皇后一共生了3个儿子,他只是排行老二而已,然而他却为了成为皇帝,不管是什么原因,杀掉了自己的大哥,这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任何时代的人看来如此行为都是“不臣”“不忠”的举动。

被诟病当然理所应当。

一面是伟大。

一面是“卑劣”。

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这一点。

即便仙神的颁奖还没到那个最后的阶段,此时,诸天位面认出这一期上榜人物的人,却也几乎都是在心中默念了一句。

确实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