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着危在旦夕的宋王朝!
哪怕到了战争的最后,这些人也没有选择逃跑,全部葬身大海,可以说,在那一刻,所有崖山跳海的将士都同样值得尊敬。
他们显示出了炎黄子孙不屈不挠、抵抗侵略的精神。
特别是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这南宋三杰。在仙神展现了最后的崖山画面后,祂便是特别提起了所有将士。
也提起了这三个人。
【崖山一战,这是千古悲剧,也是壮丽的史诗。】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这崖山之战,所有人都已经做出了一个匹夫,所能做出的一切!所有将士,都有着汉人的骨气和悍不畏死的精神!】
【张世杰的令人敬仰,在于虽身于草莽,虽无绝顶之姿,但他明明能为元蒙效力,却毅然决然背叛元蒙为了汉人还奋斗,直至最后为了汉人的未来而身死,他并非殉国之人,他殉的是自己的民族和同胞。】
【生来便是草莽命,却也支撑半边天!】
【文天祥的伟大,不会被他活下来的事情掩盖,他的灵与肉都经受住了考验。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孟子竖起的考验一个人的最高尺度。文天祥经受住了,所以他堪称当之无愧的“大丈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秀夫的英雄之处,在于他“的舍生弃辱”——个人的耻辱,“末代皇帝”的耻辱,一个王朝的耻辱,甚至一个民族的耻辱,都绝对不能出现在他的手中,因此,他摆会毅然背上宋末的小皇帝赵昺蹈海而死。】
【崖山多忠魂,英烈昭千古!】
南宋末年。
可谓是气息奄奄,命悬游丝,随便一摔就可能呜呼哀哉。然而,这“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艰时局却也有英雄辈出。
他们共扶河山,同撑危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挽狂澜于既倒,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剧。
以至于千年之后。
仍也可以令人不禁一睹三叹焉。这是一群人的挽歌和史诗,因此,这一次的仙神颁奖,不只是有陆秀夫一人的故事。
它展现的是南宋末年,十万将士,属于众生的故事。
仙神的评语缓缓道来。
深击诸天历史位面每一个人的灵魂。
“岳将军!带我们重整旗鼓!再迎河山!”
“我们要为这汉人土地留尽最后一滴血,后世的宋人都能够有此气节,我等作为先祖,断然不能够给自己的身份丢脸!”
“我宋人……国魂尚在!”
南宋早期的时间节点当中,本就已经威望正盛,再次组合力量反击异族的岳飞,再次迎来了一大批愿意为国捐躯的勇士。
他们深受崖山一战画面的感染,便是要向着世间向后世的人证明,大宋不是没有骨气,他们这些人绝不为汉人丢脸。
绝不让那汉土……迎上异族的旗帜。
陆秀夫的这一次颁奖。
和岳飞的那一期比起来还要让人感觉悲痛许多。
倒不是这两个人比起来谁惨谁更惨。
而是十万人共同跳海赴死的画面实在太有冲击力。
那股子绝望和为国殉葬的意志,即便是透过仙神流光的画面呈现出来,也能够让人感受的清楚无比感同身受。
当真是感同身受啊。
观古战场,凭吊忠烈。
崖山海战虽然是一场汉人惨败的战役,但是南宋军民最后时刻表现出来的那种义无反顾,忠贞不二的气节让人由衷敬佩。它也唤醒了南宋早期,还来得及挽回一切时候的很多人,心中那压抑已久的觉醒之魂。
“朕得仙神天恩,待时机到来,必要将这些外族蛮夷,统统掐死在摇篮当中,必然不可能再给他们丝毫作乱的机会。”
在大明洪武王朝。
朱元璋脸色非常的不好看,即便他收回了汉人的河山,可那群蛮夷却依旧盘旋在草原,时时刻刻都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以前就对于这些隐患欲处之而后快,只是一直没有时机又害怕太过消耗国力,所以才没有能够出击成功消灭那些蛮夷。
现如今得到了仙神的天恩,大明的国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那么即是为了大明,也是为了华夏他也要让那些蛮夷加倍奉还。
此时。
朱元璋心中有一腔怒火。
便是势要让那异族品尝!
“元蒙,呵。”
另一个时间节点。
朱棣本来就对北伐草原有着很深的执念,现如今,这种执念更是加重,他深感自己有着为汉人报仇雪恨的责任。
不只是为了自家王朝的统治稳定。
那些蛮夷所做的孽。
怎么能够轻易让他们消散于时间?
既敢来犯我华夏。
那就要做好亡国灭种的准备!
他本已再一次筹备起北伐,这一次仙神的颁奖,更是激发了他心中的冲动,也让他能借此将军队的士气提升到前无古人的程度。
“这一次,势要让那群草原人俯首……一个不留!”朱棣穿着战甲,身披战袍,于出征前夕发起了饱含坚定的圣旨。
哪怕是崇祯
要说对于这一场战役感触最为深刻的人。
除了当事人。
那就要当属明朝的统治者们了。他们是对于宋朝灭亡,元朝建立,最为贴近的年代,也是对宋朝时断绝了的许多文化。
感触最为深刻的一个朝代——洪武,永乐,历经两位伟大帝王的带领,可都没有办法将华夏文明的繁荣重新带回宋朝的高度。
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起来?
为什么无法照着宋朝时的路走上繁荣富强?
究其原因。
就是元朝斩断了宋朝流往后世的很多文化!
以至于后来的汉人没有办法传承到许多东西!
很多华夏子孙累计的经验知识,都被元朝那些蒙元蛮子付诸一炬了!
崖山之后无华夏!
明亡之后无炎黄!
这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详细出处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
它却绝对是阐述清楚了华夏历史的重大变化。
炎黄民族五千年的璀璨历史,在这五千年当中不仅让炎黄人自豪,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尤其是周边的一些小国。
他们都对华夏文化非常认可,特别是对汉唐文化推崇备至。
并且把汉文化当成了自己的文化进行学习和继承,我们可以说岛国和金胖那边的文化都是汉文化的一个分支。
崖山海战后,南宋彻底灭亡。
蒙元实现了大一统。但相比较汉民族,蒙元只是一个游牧民族,传承的是部落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差距非常大。
这一点从一直把中国作为宗主国的金胖国非常鄙视蒙元文化,拒绝再把蒙元统治下的华夏大地当作宗主国就可以看得出来——武力是无法征服其他文明的,所以才有了“崖山之后无华夏”的这种说法。
当然。
靠着一时的蛮力,也无法维持长久的帝国。从南宋灭亡到蒙元覆灭总共只有90年的历史,这在整个古代的历史中都是属于短命王朝。
只能说……一切都是宋朝的那些贪官污吏,昏庸君王,还有软弱朝堂,给了这样一个民族机会建立了一时辉煌的帝国。
九十年的蛮夷统治。
毁了炎黄几千年的发展和进程。
想一想。
就让人感觉难以接受。
【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
【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
【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也可谓此恨到今犹不及,崖山东下海茫茫。】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很疑惑。
最后的决战。
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不逃跑。
明明陆秀夫生前的南宋尚有十万君臣,且上下一心,那么陆秀夫为何却要带着小皇帝一起赴海殉国——这十万军臣,在当时也绝对算得上是一股很不错的实力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确实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
是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而已。
实际上。
陆秀夫。
还有一众南宋最后的官民,都清楚的知道南宋没机会了,所以他们才会以身殉国——大概是宋高宗赵构被迫南迁,然后历任几代南宋皇帝接连签订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等等以后南宋就注定了灭亡的命运。
一系列的逃跑士气早已经被打没了。
而从元朝大军攻破临安以后,南宋的都城又像北宋一样再次一个个被攻破,宋朝的有生力量在不断的被消磨。
不是人口士兵的数量问题。
而是军备,是战马,南宋最后的士兵虽然还有很多,但是因为失去了许多天然的养马场,后续的作战也几乎都是以步兵为主,双发兵种差距巨大,如此一来,又哪里会是甚至曾远征到欧洲的元朝骑兵的对手呢?
只能是节节败退。
故而在元朝大军的不断紧逼之下,南宋皇室才只能是被迫带着皇室的家眷以及臣民,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流亡直至逃到崖门的地域。
这时候的南宋。
别看好似依旧有着相当数量臣民的样子。
可真正能够承担起复国重任的臣子却没剩几个。
而有能力。
且能够担当重任的已经是寥寥无几。
陆秀夫作为左丞相自然是算一个,同为宰相的陈宜中也算一个,太傅张世杰勉强也算,著名的抗元将领兼宰相的“文天祥”再来一下——之后,就没了,有能力的几乎就剩下了这几位,南宋的朝堂已经是没有人才可以用了。
可以看的很清楚。
满满的都是大势已去的气息。
别说是臣子了。
即便是皇室。
继5岁的宋恭帝投降以后。
继续南逃的宋朝皇室能担当起大任的已经不再是皇帝,而是宋度宗赵禥的杨淑妃,毕竟后来登基的宋端宗也仅仅才七岁!而且赵显后来还因为落水而染病驾崩,故而才有了群臣拥护“卫王赵昺”登基的事件发生。
赵昺同样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娃娃而已。
他懂什么治理国家,懂什么带领人民反抗?这个时候南宋政权的统治高层,其实已经无法真正做出建设性的决策。
这并非是什么看不出来的东西。
诸天历史位面。
只要是有点儿判断能力的人,基本都理解陆秀夫的抉择。
在当时的情况下。
显然陆秀夫的选择。
是他所能做出的损失最小的一个抉择——并非是什么太过于不懂变通,也不是什么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他要是不只是殉国啊,要的是以宋朝皇室之死,以自己这个重臣之死,给剩下那十万军臣换取一个生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因为这种牺牲。
才是仙神认可陆秀夫,将这一次的颁奖,颁发给陆秀夫的原因呀——不得不说,大家确实在这一点上猜测的不错。
江升正是经过了反复的研究,洞察到了这一个历史真相,所以,才会将这崖山之战的载体,选择在陆秀夫而不是文天祥身上。
他比文天祥的牺牲更大——文天祥固然伟大,但他的伟大在于“留取丹青照汗青”,而陆秀夫的伟大才真正承载了南宋最后十万人的缩影。
恐怕陆秀夫也没有想到。
在他赴海殉国以后。
那十万军臣却并未选择投降,选择苟且偷生。
虽说他们依旧无法挽救南宋,但气节与血性却是被陆秀夫给点燃,会一个个同样选择了赴海殉国誓与汉人王朝共进退吧。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崖山。
这个地方几乎承载的是宋人所有的骨气与血性。
看看南北两宋的灭亡史。
一个是靖康之耻,这个却是崖山之站。
一个是耻。
不战而亡。
一个是战。
死战到最后一刻。
单就这两个字的对比便已经可以说明一切。
北宋皇帝被金国军队俘虏而去,这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耻辱。
虽然被俘虏去的人在金国那边可以苟且偷生。
但是这样的活着简直就是如同行尸走肉,没有丝毫的尊严可言,再反观南宋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而亡的结局。
虽然以失败和阵亡而告终,但是不管怎么说也虽死犹荣。
陆秀夫负帝蹈海。
在为了十万将士争取生存机会的同时。
也可以说是是一种“食君禄,报君恩”的忠君殉节行为。
更是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在民族矛盾占首要地位的特定时期,陆秀夫的忠君事宋完全就是值得称颂。
【陆秀夫!】
伟岸的仙神在展现完所有画面之后,便是于云端之上用无比威严的声音,直接呼唤了一声陆秀夫的名字。
响彻诸天万界的历史位面。
大家都知道。
这是来到了颁奖的最后阶段。
【这是一个少有大志,立志于匡济乱世,平整青云,年19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考即中,可以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人,然而,他并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是坚毅沉静,办事兢兢业业,一生淡泊名利。】
【于国家最危难之际站出来,支撑起宋人最后的脊梁和天地。】
【在崖山之战,他负帝跳崖的行为表面上是背负着一个人,其实是背负着当时整个汉室帝统及文明传承。】
【虽然汉文明在历史的场合当中,经历的涅槃重生以及升华有很多次,但不可否认的是陆秀夫与当时的10万宋人用极致的行为,亦是成就了华夏名族群体精神文明的升华,使华夏之魂从此开始有了传承的基调。】
【虽然历史上以身殉节的行为并不少见,但是10万之众的自发行为,这完全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哀壮之举。】
【以陆秀夫为首的崖山宋人之举,于当时表现的是个人宁死不屈的情操和气节,他们铸就了影响后世华夏民族无数年的不灭之魂!】
【陆秀夫个人为华夏文明所做的贡献,就是用生命激发了10万宋人的崖山之举,使华夏文明直接升华到了不灭的境界!】
【他并非是一个人,十万被他感染的将士,都是于他站在同一个高度,纵观历史,能产生如此影响的人绝对占据少数。】
【他的死算是为国尽忠,表现了与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
【也表现出了那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同样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的挚爱之情,那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比任何事物都要高尚,他是用生命延续着一个民族的气节和道统。】
【感动华夏千古人物,最有骨气的宋人实至名归!因此,他将获得上苍的认可,故降下天恩一份!】
【因此,他将获得上苍认可,故赐其天恩一份。】
这一刻。
伴随着渺渺仙音。
仙神的话语传遍无数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个阶段,对于大家而言,可以说是最期待的阶段,每一次都能让所有人的期待感升到最高。
此时此刻。
听到了仙神的话语。
无数时空。
所有人都是抬起头凝望向仙神,开始想象起这一次仙神,到底会给与那南宋陆秀夫,还有那十万将士什么样的奖励。
如此一个悲壮的民族英雄。
还有那么多将士。
到底仙神给他们准备了什么,能够帮助他们逆转命运?大家早已知道了仙神的奖励,都是对于那个受奖人时空最有帮助的东西。
而面对南宋末年那一片破碎的局面,仙神到底要施展什么样的伟力,才能够帮助千疮百孔各方面都不行了的南宋重新崛起?
“这一次的天恩,也不知道里面有几个奖励。”
“风调雨顺的天佑不用说了,这个应该是每个人都有,我就想知道,会不会天降神雷,直接劈死所有蒙元人。”
“天雷太夸张了吧……让蒙元人生不出孩子,几十年就自然没了。”
“我滴个乖乖,你这比天降神雷还狠啊,是要让那个元蒙断子绝孙,直接亡国灭种,看不出来你还是这么狠辣的人!”
“呵,异族蛮夷,作恶多端,合该如此。”
“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有些回不过神,这个南宋末年真的可惜,宋朝窝囊了那么多年,终于觉醒了血性的时候却亡了。”
诸天万界无数人。
都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抬着头。
生怕就错过了神迹。
这期间。
自然少不了和身边的人交头接耳,讨论和猜测仙神到底会给予什么奖励——陆秀夫的一生在仙神手中的流光当中缓缓呈现。
虽然是详细了的一生经历,但是倒也和之前展现出来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主要就是细致的描绘了陆秀夫的一生。
还有就是他所在的那个末代朝堂,到底有多么的岌岌可危以及腐朽不堪,若非是最后陆秀夫等人站出来。
可以说。
后面的挣扎斗争全都不会再有。
这一次的详细经历展现,大多数人看来,与其说是展现了陆秀夫前半生的优秀,更不如说是借着陆秀夫的视角展现南宋王庭的衰败——在陆秀夫等人带着人逃往组建新朝廷之前,南宋的朝堂充斥的都是一群魑魅魍魉。
在国家都快要没了的时候,还搞什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以看得出来,那个朝堂传承了有宋一代所有朝堂的特点。
内战超级内行。
大多数人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压根不去考虑什么江山社稷,到了最后存亡之际,自然也是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唯有陆秀夫等人带着幼帝,于崖山建立起来的小朝廷,才是可以说是真正焕发重生,所有人都是真正为了国家为了社稷。
可惜。
人才不够。
天命也不在这个小朝廷。
到了最后。
一切都化为乌有。
详细的目睹完了陆秀夫的一生,以及南宋最后的一点气数,诸天历史位面的人,自是无一不感觉唏嘘和惋痛。
当然。
他们还是最期待仙神要给什么奖励。
仙神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不容错过的场景。
奖励阶段。
更是所有人都翘首以盼。
别说是他们这些路人看客了。
在祥兴二年,也就是陆秀夫所处的时空,那些个黎民百姓,还有此时,正在崖山坚守,尚未被攻克还在奋战的陆秀夫等人。
因为仙神的出现,元蒙的军队暂时停止了进攻。然而,本来以为可以喘一口气,可是他们却从仙神这一期的画面当中。
看到了自己等人,看到了南宋最后的命运。没有人比他们更感觉悲凉和绝望了,不过,陆秀夫被仙神认可倒是给予了他们希望。
所以。
这群人自也是心中充满了渴求和祈祷,望仙神能够垂青给予他们命运的改变。
“丞相!您被仙神认可了!你上仙神的榜单了!我们……我们是不是有救了!”其实早就已经知道事不可为的许多将士。
本来心中已经抱着以死殉国,坚守这最后一片河山的心思,可眼看着仙神出现,这一期的人物竟奇迹般的是自己这个时代的人。
还就是自己等人一直跟随的丞相。无数人都是振臂欢呼了起来,他们簇拥着陆秀夫,仿佛拥抱了崭新的兴旺。
在这一刻。
这群宋人心中的绝望的情绪被压制,转而,是一股前所未有的希翼。这样的局面,任何人可能都改变不了,但是作为老天爷的化身,作为拥有强大神通的仙神,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改变,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情。
“我陆秀夫何德何能,竟得仙神认可……这……这……”此时的陆秀夫也是头脑一片空白,心中的情绪百感交集。
复杂无比。
他既为自己上了仙神感动华夏的榜单而高兴,为仙神所说的他感染影响了后世的精神而开心,也为了这些跟随自己殉国的将士而感动,同时,也有着对于南宋河山终是被灭,他们这番没能抵御住进攻而痛苦。
在听到了周围簇拥者的话语后,陆秀夫这才回过神来抓住了希望。
是啊。
只要天恩。
只要仙神给予他们合适的天恩。
那么那画面里的命运,那么这汉人河山的命运……就都能够得到挽救,哪怕只是希望,哪怕还需要去奋斗。
只求……一丝的可能!
想到这儿。
陆秀夫立马不顾形象的跪倒在了地上,对着天边的仙神开始三拜九叩,周围的将士们也明白这是在做什么立马纷纷相仿。
全都是开始祈祷仙神能够垂青,给予他们逆天翻盘的希望。在这群将士保护下的幼帝,看着这群将士们的行为。他很懵懂也有些慌张,不过在太后的安抚下,幼帝也是效仿丞相,对着仙神叩拜了起来。
这南宋最后的朝堂。
上至帝王。
下至将士军民。
全都是在对仙神虔诚的祷告。
这个时候。
因为已经展现完了陆秀夫,还有南宋最后一批人的故事,所以天际上的仙神也随之行动,在另外一个时空的江升选完奖励后。
只见。
这个南宋末年位面节点的江升投影,就宛如之前在岳飞那个世界一般,简简单单的抬手,然后手中有一光点在快速凝聚。
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奖励。
果不其然。
一颗如同小太阳一般的光球,在仙神的手中缓缓凝聚了出来,而随着仙神轻轻一推,光球便飞向天际在天空当中。
炸成了漫天星光。
融入了……这最后一小片汉人河山当中。
画面一如既往的绝美,然而,这次【天佑】波及的范围,确实零星无比,小的可怜,除了崖山这块地方外只有寥寥一些碎片区域。
依旧是干旱之地忽然下起了温和的雨水。久经洪涝灾害的区域发生洪水倒流,有粮食作物的地方开始拼命生长。
然而。
由于波及的范围比较小的原因,却是看起来没有往日那么震撼——当然,这不代表给予诸天历史位面的人心灵的冲击不大。
“看样子,在仙神眼中,这个时期的华夏,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属于汉人了,在这南宋末年最后的汉人河山只有这么一点点了么。”
“若是仙神不出现,这最后一点,恐怕也要不了多久就会覆灭吧,真想要知道,仙神要如何帮助这群人重新崛起。”
“仙神不会直接给予帮助,只会给予世人以希望,以可能,所以,即便有别的天恩,还需要这群人去努力吧。”
“如此也好,一点点的打回河山,让这【天佑】重新笼罩全部中原大地,不,那外域,也要笼罩在其中才行。”
在诸天历史位面的人感慨之间。
【上苍深感岳飞为了黎民百姓的坚定,为此特降下天恩之一——名为天佑。】
【将庇护整个南宋末年的华夏百姓和土地,三十年年天灾尽消,风调雨顺,此三十年间,但凡炎黄子孙的粮食和作物都将丰收,但凡汉人的土地和城市都将没有瘟疫,于此三十年间,凡驱逐了异族的地域皆可纳入受庇护的地界。】
就正如很多人所料的一般。
仙神的这一次【天佑】奖励和岳飞的那个一样,看起来只是惠及还是汉土的地域,但是实际上都是在鼓励这南宋时期的人。
争取去夺回汉人的国土,争取去将异族征服,三十年的天佑啊,如此长的时期,只有在最开始崇祯的时候见到过。
难道……这就是亡国之君特有的待遇么。
不少诸天历史位面的人看的羡慕,不过,倒也不觉得南宋不值得如此奖励,光凭那陆秀夫和十万将士的殉国。
给一百年都丝毫不为过……咳咳,这自然只是万界之人的想法,一百年江升肯定不可能给,毕竟免费奖励最高给三十年。
再加上去。
那就要给不低的经验值了,与其一直叠加这个奖励,不如给一些更有用的奖励。江升自然是对这个时期选择了有用的奖励。
仙神如今正在一个个的发放给他们。
……
南宋末年崖山的将士们已经欢呼雀跃了起来。
天恩!
他们也有天恩!
这是天佑河山的奖励!
虽然现如今对于战局起不到任何的帮助,但还是鼓舞了崖山二十万的将士!嗯,为什么是二十万将士么。
还没开始打。
自然人数还是满的。
最后殉国跳海的是十万个,也没包括战死在陆地上的那些。
“仙神在上!叩谢仙神大恩!”
“陆丞相万福!天佑我大宋啊!”
“仙神还会有天恩么!我们想要不屈龙魂,我们想要死战元蒙!”
“没错!我们要光复我们的领土!我们要拿回我们的一切!祈求仙神开恩,能为我们加持不屈龙魂的力量!”
万民朝拜的景象在这崖山上演,不同的是,这些个将士一个个都是高声呼喊,面容看起来有些近乎执着的充满了浓浓的战意。有了仙神流光的展示,他们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民族该有的伟大是什么样子。
在正常的历史上,他们能为国殉葬,那么现如今,他们也同样可以,为了汉人的河山,拼尽自己最后一块血肉,最后一根骨头!谁说宋人们没有骨气,都是软蛋,他们就要证明,软弱的是那些昏君和无为的朝堂。
不是他们这些身体当中,流淌着炎黄血脉的宋人!
“不好!他们获得了仙神的认可!在接受仙神的奖励!这些汉人……这些汉人……”另一边,元蒙的军队战舰上。
主将和一众副将,原本对于他们能灭亡这崖山宋朝最后的残余部队还感觉很高兴,可眼看着来到了这最后颁奖的环节。
看到了仙神开始赐予起这个时期的宋人奖励,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出了大问题,原本的历史很有可能就要被改写了。
纷纷就是面色大变,充满了恼怒和惶恐。
“仙神认可!仙神认可!该死!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建国!为什么这仙神要来横插一脚!”元蒙的主将感觉到了大事不妙。
眼看着远处的崖山,有无数汉人将士,在仙神奖励之下,竟是升起了无尽的战意,涣散的士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涨。
他只觉头痛无比。
不禁是仰天怒吼了起来。
这还是仙神没有给与那些汉人被的加持啊,即便是这样,现如今再打起来,对于他们这元蒙两万人的精锐而言也将是艰难的战斗。
在战场上不怕敌人多,就怕敌人又多,士气又凌厉,即便装备和战力上有所差距,面对这样的敌人也将是可怕的噩梦。
“你们错在,靠掠夺建国,自是得不到上苍认可,恶者必有恶报。”在这元蒙战舰上,尚且有一位血气方刚的汉人。
那就是被这群蛮夷变相囚禁,还带来想要劝降陆秀夫等人的文天祥,他冷眼看着自己不远处外气急败坏的蒙军主将。
嘴角带着一丝讥讽的笑容,眼神当中也是有无尽的欣喜。他知道,汉人的命运,汉人的河山归属将要发生改变了。
“你闭嘴!信不信我杀了你!”
元军主将现在正在气头上,还被文天祥直接嘲讽,戳破了他们的侵略事实,顿时就是浑身杀气的对文天祥怒吼了一句。
“死有何惧?”
“眼见我汉人将觉醒,民族将复苏,我大宋将再次屹立,我当是死而无憾,黄泉路上,我会等着你们等着你们的国主。”
文天祥自不是怕死之人。
正所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怎么可能不是赤胆忠心,坦荡君子?或许后世有的人会说,文天祥没有殉国,比不上谁,但他对于汉土和大宋的忠心。
却只有那些真正研究过他的人才知道。
文天祥。
不比任何人对大宋的热爱,对自家汉人河山的坚定少——每个人选择的方式不一样,不能因为他没有在崖山殉国就贬低了他。
事实上。
到了后面。
文天祥也算是殉国了……明明可以选择权势在手的生活,可为了心中的坚持放弃荣华富贵,这亦是无数人都做不到的高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