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甫开始讲述那段被封存的往事。从许仙在西湖边偶遇白素贞,到两人成亲开设保和堂,悬壶济世;从端午惊变,白素贞现形吓死许仙,再到昆仑盗草,救夫还阳;又从三皇祖师会扬名,到法海出现,许仙被扣金山寺;最后,是那场导致水漫金山、生灵涂炭的惨烈争斗,以及白素贞在产下他之后,被法海用金钵收服,镇压于雷峰塔下。而许仙,则因愧疚与看破红尘,在金山寺出家,了却尘缘。
李公甫的讲述并不算详细,略去了许多神怪细节,只说是“妖僧法海”作梗,但核心的悲剧脉络清晰可见。他重点强调了白素贞虽为异类,却心地善良,医术高超,造福乡里,对许仙情深义重,最终是为了救夫才酿成大祸。
“……你母亲被压塔下前,将你托付给我们。她……她是个好母亲,只是命运多舛。”李公甫的声音有些哽咽,“你父亲他……也有他的苦衷。我们抚养你长大,早已将你视为己出,今日告诉你这些,是不想让你永远蒙在鼓里,你……有权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许仕林呆呆地听着,整个人如同泥塑木雕一般。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他的认知,亲生父母的故事如此曲折、悲壮,远远超出了一个少年所能想象的范畴。他想起幼时偶尔听到的关于雷峰塔的模糊传说,想起街坊邻里有时投来的异样目光,原来这一切都有了解释。
震惊、茫然、悲痛、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猛地站起身,踉跄着后退两步,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
“我……我娘她……还在塔下?”他的声音颤抖着。
李公甫沉重地点点头:“在,就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法海说,要待塔倒西湖水干,她才能出来……”
“塔倒……水干……”许仕林重复着这四个字,感到一阵彻骨的冰凉。那几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意味着母亲要被永远囚禁在那暗无天日的塔底吗?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许娇容和碧莲走了进来。许娇容早已泪流满面,她上前一把抱住仕林,泣不成声:“我的儿……苦命的孩子……”
碧莲站在一旁,眼中也盈满了泪水,她看着仕林痛苦的模样,心如刀绞,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轻声唤道:“仕林哥哥……”
许仕林看着养母和一起长大的妹妹,心中的情感更加复杂。他感激李公甫夫妇多年的养育之恩,这份恩情重如山岳;但骤然得知的血缘真相,又让他感到一种撕裂般的痛苦和对从未谋面的亲生父母的强烈牵挂,尤其是那位被镇压在塔下的母亲。
这一夜,李家的灯火久久未熄。许仕林将自己关在房中,对着那件襁褓和玉簪默默垂泪。碧莲不放心,一直守在外面,听着里面压抑的哭声,她的心也跟着碎了。她深知,从这一刻起,仕林哥哥的人生将彻底改变,那个温润如玉的少年,肩上被迫扛起了沉重无比的命运。
李公甫对许娇容叹道:“告诉他,是残忍;不告诉他,是欺骗。如今,只看这孩子自己的造化了。但愿……他能承受得住。”
窗外,月色清冷,仿佛也在这人间悲剧面前,沉默无言。许仕林的命运之舟,在知晓身世的这一夜,被猛地推向了另一条充满风浪的航道。而碧莲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愫,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蒙上了一层忧虑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