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 238
“腆怯的思想呀,不要怕我。
我是一个诗人。”
一、 文本解读:一场“灵魂”的“自我介绍”
这句诗是一篇极其温柔的“自我介绍”,更是一次“邀请”。
诗中出现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我”(诗人);另一个,是被拟人化的“腆怯的思想”。“腆怯”(Tiid)是关键,它指的是那些“胆小”的、“害羞”的、“尚未成形”的念头。
它们是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是“莫名的忧伤”、是“无端的喜悦”。它们是“灵魂”中最“脆弱”、“最真实”的部分。
而这些思想的状态是“怕我”。它们“害怕”被“审视”、被“分析”、被“逻辑”所“拷问”,害怕被“理智”所“驱散”。
面对这种“害怕”,诗人没有“驱逐”它们,而是“安抚”它们:“不要怕我。”
诗人给出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是一个诗人。”这个“身份”,就是“安全”的“承诺”。
二诗意探析:“诗人”即“思想”的“收容所”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与“灵感”关系的“抒情诗”。它揭示了“诗人”的“天职”。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它定义了“诗人”是“谁”。
“诗人”不是一个“法官”,要去“审判”思想的“对错”。
“诗人”不是一个“逻辑学家”,要去“解剖”思想的“结构”。
“诗人”,是一个“收容所”。
这个世界,是“理性”的、“功利”的、“喧嚣”的。这个世界“容不下”“腆怯的思想”。它会“质问”它们:“你有什么用?”“你合逻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