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象谦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咱们红一军现在有三个师,加起来才六千多人,装备只有步枪和少量手榴弹,硬拼肯定不行。得用游击战的老办法,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找机会打伏击。”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李云龙提着一个布袋走进来,里面装着刚从山下百姓那收来的红薯:“军长、副军长,山下的老乡都知道白狗子要来了,都主动把粮食藏起来,还说要帮咱们抬担架、送情报!”
李云龙是红一军第一师第三营的营长,没读过军校,早年在大别山当猎户,当过土匪头子,如今参加红军,打仗全靠一股猛劲。
许继慎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云龙,你这个营是咱们的尖刀,这次北路吉鸿昌的部队过来,你得带弟兄们在潢川附近多设几个哨卡,摸清他们的动向。”
“放心吧军长!”李云龙拍着胸脯,“我让弟兄们化装成老百姓,在潢川到固始的路上盯着,白狗子的一举一动,都跑不了!”
正在这时,红二师师长漆德玮推门进来——这位出身湖北黄冈的将领,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后来加入红军,擅长指挥步兵作战。
“军长,红二师的兵力已经部署好了,咱们在麻城一带修了不少土碉堡,还挖了战壕,夏斗寅要是从南路来,肯定让他吃个大亏!”
徐象谦点点头:“漆师长,你们二师的任务很重,夏斗寅的第十三师有山炮,你们要注意隐蔽,别跟他们硬拼。等他们深入苏区,咱们再派部队绕到他们后面,断他们的粮道。”
许继慎补充道:“另外,周维炯的红三师在皖西,要盯着东路的范熙绩。范熙绩的部队战斗力一般,但潘善斋的第五旅不好对付,周维炯得小心应对,实在不行就往山区撤,把敌人引到咱们熟悉的地方打。”
会议一直开到后半夜,众人终于定下了反“围剿”的策略:以红一军主力在鄂东北、豫南一带机动,利用大别山的地形打伏击;红二师在南路牵制夏斗寅部;红三师在东路牵制范熙绩部;同时发动苏区百姓坚壁清野,组织赤卫队、少先队配合红军作战。
第二天一早,苏区里就热闹起来。男人们帮着红军修工事、运弹药,女人们则在村里的祠堂里缝补衣服、做军鞋,孩子们也拿着红缨枪在村口站岗放哨。
李云龙带着第三营的战士,扛着步枪钻进了潢川附近的山林,他们要在这里设下第一道防线,等待着吉鸿昌部的到来。
而在武汉,蒋介石还不知道,他精心策划的“圆箍”围剿计,已经被苏区军民布下的天罗地网悄悄破解。
10月25日,潢川城外的一处山坡上,吉鸿昌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苏区的方向。他的第三十师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三天,却没敢贸然前进——派出去的三个侦察兵,只回来了一个,另外两个被红军的哨卡俘虏了。
“师长,张印相的第三十一师在信阳按兵不动,说是要等弹药补给,其实就是想让咱们先当出头鸟!”副官愤愤地说。
吉鸿昌放下望远镜,眉头皱得更紧:“蒋介石这是让咱们互相残杀啊!红军到底是什么样的队伍?能让老百姓都跟着他们拼命。”
吉鸿昌不知道,此时在山坡下的树林里,李云龙正带着几个战士盯着他们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