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工农大会(1 / 2)

徐象谦在会上发言:“根据红31师在各地了解到的情况,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土地。咱们制定土地政策,首先要明确——所有地主、豪绅的土地,都要没收,然后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但分地不能乱分,要按家庭人口分,男女老少都有份,还要考虑到土地的好坏,不能把好地都分给有关系的人,也不能把坏地都分给穷苦百姓。”

徐象谦的话得到了不少代表的认同。来自黄安县的一个农民代表站起来说:“徐总指挥说得对!我们村之前分地,有个地主跟村里的保长有关系,把最好的几亩水田留给了自己,我们去找保长理论,他还说‘这是上面定的’。要是能有统一的政策,我们就有说理的地方了!”

接着,代表们围绕土地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要把地主的房屋、农具也分给农民;有人说,要给红军家属多分一些土地,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还有人说,分完土地后,要给农民发“土地证”,让大家心里踏实。

徐象谦把这些意见都记下来,跟特委的同志一起梳理。最后,大会制定出了《鄂豫边土地政纲》,里面明确规定:

- 没收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土地及一切公共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 分地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男女老少一律平等,土地好坏搭配;

- 红军战士及其家属,在分地时给予适当照顾,可多分一份土地,由村里组织帮工耕种;

- 分给农民的土地,归农民私有,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出租,但禁止地主、豪绅重新占有土地;

- 发放“土地证”,由苏维埃zheng府盖章,确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当《鄂豫边土地政纲》在大会上通过时,代表们都站起来欢呼,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来自豫东南的一个老农,手里攥着写有土地政策的纸,激动地说:“我活了五十多岁,终于能有自己的地了!以后再也不用看地主的脸色,再也不用交那么多租子了!”

大会的第二个议题,是军事政策。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地方武装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之前各地的赤卫队、少先队,没有统一的编制和训练标准,战斗力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纪律都没有。

徐象谦结合红31师的战斗经验,提出:“咱们的军事力量,要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群众武装’三级建设。主力红军就是咱们红31师,负责应对大规模的敌人‘会剿’,主动出击打击G民党军;地方红军可以改编各地的赤卫队,编成游击大队、独立营,负责保卫根据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群众武装就是少先队、儿童团,负责站岗放哨、传递消息、协助红军运输物资。”

徐象谦还提出,要加强对地方武装的训练:“咱们要派红军干部去指导赤卫队训练,教他们基本的射击、投弹、战术动作,还要教他们红军的纪律——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不欺负妇女儿童,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只有这样,咱们的武装力量才能越来越强,才能守住咱们的根据地。”

代表们纷纷表示赞同。有个赤卫队队长说:“之前咱们赤卫队没经过训练,跟敌人打仗时,只会往前冲,不知道怎么掩护队友,不知道怎么利用地形。要是能有红军干部指导咱们训练,咱们的战斗力肯定能提高不少!”

最后,大会制定出了《鄂豫边军事政纲》,里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