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师者归来(2 / 2)

他并未久留,喝完了杯中茶,便起身告辞,依旧是那般来去从容。但他寥寥数语,却为我拨开了修行路上的又一重迷雾。

送走范先生不过两日,一个疏放不羁的身影,便带着一身风尘与酒气,出现在了小院门口。

是秋先生回来了。

他依旧是那身深色短打,腰间挂着那个不离身的酒葫芦,面容比离开时更显沧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装下了沿途所有的山川大河、奇闻异事。

“小丫头!别来无恙啊!”他声若洪钟,人未至,声先到,瞬间打破了小院因范先生离去而重归的宁静。

贾姨笑着摇头,忙去添茶备水。

秋先生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解下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口,畅快地哈出一口酒气,这才打量我:“啧,气色不错,看来没偷懒。来,让为师听听,你这口气,练得怎么样了?”

我拿起洞箫,在他面前站定,凝神静气,缓缓吹奏起来。依旧是练习气息的基本功,力求平稳绵长。

秋先生眯着眼听着,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击。一曲罢了,他咧嘴一笑,露出被酒水浸润得微黄的牙齿:“嗯,像个样子了!不再是那断断续续的穿堂风,有点山间溪流的意思了!”

他放下酒葫芦,正色道:“不过,丫头,你要记住,‘气流于内,意发于外’,这‘意’字是关键。光有气,没有意,吹出来的就是死音儿。你得想着你要表达什么,是欢喜,是忧愁,是壮阔,还是幽静?将这‘意’融进气息里,这箫声,才能活过来,才能动人!”

他说着,拿过我的洞箫,也不拘什么曲调,信口吹了一段。那箫声顿时变得鲜活无比,时而如云雀高飞,时而如溪水呜咽,情感充沛,直抵人心。

“瞧见没?”他放下箫,眼神灼灼,“这就是‘意’!技巧是骨头,‘意’是血肉魂魄!缺一不可!”

我怔怔地听着,心中豁然开朗。范先生教我守住本“真”,秋先生则教我注入灵“意”。这两位风格迥异的师长,他们的教诲,竟在此刻奇异地互补、融合,为我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的音乐之门。

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眼神明亮的秋先生,再想起前几日沉静如水、点拨关键的范先生,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在这条修行之路上,能有这样的师长引领,是何其幸运。他们如同照亮不同方向的明灯,让我这摸索前行的路途,少了迷茫,多了方向与力量。

窗外,夏意渐浓,蝉声初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