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青鸾明志(2 / 2)

王珩沉默了。他低头看着石桌上茶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俊朗的脸上神色变幻,有失落,有愕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或许,我如此直白坦诚的拒绝,反而比他心中预想的各种婉转推脱,要更容易接受一些。

良久,他方才抬起头,唇角扯出一抹有些苦涩,却又依旧维持着风度的笑容:“苏娘子……果然与众不同。”他轻轻吁出一口气,“娘子心思之澄明,志向之高远,襟怀之坦荡,令珩……既感惭愧,又更添敬佩。”

他站起身,对我深深一揖:“娘子一席话,如同暮鼓晨钟,惊醒梦中人。是珩唐突了。日后,定当谨守分寸,以挚友之礼相待,与娘子切磋学问,探讨艺道,绝不敢再存妄念,令娘子困扰。”

他这话说得极为漂亮,既接受了我的拒绝,保全了彼此的颜面,又表达了继续交往的意愿,姿态放得足够低,让人无法拒绝。

我起身还礼:“王公子言重了。能得公子为友,是小小之幸。”

他直起身,看着我,眼中的失落尚未完全褪去,但那抹欣赏与触动,却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沉、更加复杂。他或许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女子,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却又将“友谊”的价值捧得如此之高,让他连一丝怨怼都无法生出,反而觉得自己先前那份急于求成的心思,显得有些……俗气了。

“那……后日的画舫游湖会……”他迟疑着问。

“多谢公子盛情,”我微笑道,“只是那等场合,过于喧闹,小小还是更喜欢在家中清静习艺。公子若得闲暇,依旧可来品茗论诗,小小必定扫榻相迎。”

这便是划下了界限——接受友谊,但拒绝带有暧昧色彩的单独邀约。

王珩了然地点点头,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这次的笑容里,少了些热切,多了几分郑重:“好!那珩便不时前来叨扰,还望娘子不吝赐教。”

他又坐了片刻,喝了杯茶,与我聊了聊那本前朝乐谱,探讨了几句诗文,便起身告辞了。离去时,他的背影在春日的阳光下,似乎比来时沉稳了些许。

送走王珩,我独自站在院中,看着那卷他送来的乐谱,心中一片平静。说清楚了,便好了。不必猜测,不必回避,不必背负无谓的情感债务。

林晓的观念里,喜欢与否,本就应该清清楚楚。拖着、吊着,才是对双方最大的不尊重。

贾姨从灶间出来,看着我,叹了口气:“小小,王公子……是个好人。”

我走过去,挽住她的胳膊,将头靠在她肩上,轻声道:“贾姨,我知道。正因为他是好人,我才更不能含糊。我现在,真的没有那份心思。我只想陪着您,跟着先生、云姨他们好好学习,好好长大。”

贾姨拍了拍我的手,语气心疼又欣慰:“好,好,你自己心里有主意就好。贾姨只盼着你平安喜乐。”

我抬起头,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那里仿佛还停留着青鸾翱翔的影子。

我的心,如同那只青鸾,向往的是更高、更远的天空,是自身技艺的精进,是灵魂的自由与独立。儿女情长,或许终有一日会降临,但绝非现在,也绝非在我尚未真正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立身之本时。

而王珩……

我收回目光。他或许依旧喜欢我,但那已是他自己的事情。我能做的,便是保持界限,坦然以友朋之礼相待。

如此,问心无愧,各自安好。

春风拂过枇杷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春天里,一段刚刚厘清、走向明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