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 第118章 受托赴京参密会

第118章 受托赴京参密会(2 / 2)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开始了他的陈述。

他没有从宏大的国际形势入手,而是从百家镇公社加工厂引进设备后带来的实际变化讲起,用具体的数据和事例,说明了先进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作用。

然后,他才巧妙地引出了与伊万诺夫通信中察觉到的异常,并结合近期公开报道中一些细微的措辞变化,阐述了他对技术交流环境可能恶化的担忧。

他的语言朴实,逻辑清晰,始终立足于基层实践的观察,避免了空泛的理论和惊世骇俗的预言,这让在座的专家和干部们微微颔首。

“……因此,我认为,当前存在一个可能稍纵即逝的窗口期。”诛皎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合法的民间和半官方渠道,目标明确地搜集、引进一批关键的、非核心的、但能切实解决我们当前工农业生产瓶颈的技术资料。”

“比如,”他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清单,“小型柴油机的高效化设计图纸、特定作物的联合收割机关键部件原理图、基础性的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甚至是一些工业标准的翻译文本……这些东西。

在苏联可能并非顶级机密,但对我们而言,每一份都可能节省我们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摸索时间,能够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一位戴着深度眼镜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突然开口问道:“诛皎同志,你提到的‘特定作物联合收割机关键部件’,具体是指哪些作物?为什么是这些?”

这个问题相当专业和刁钻。

诛皎心中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根据我国主要粮食产区的情况和未来机械化趋势,我认为应重点关注小麦和水稻。

比如,针对南方水田泥脚深度不一的问题,收割机行走机构的设计;针对小麦易掉粒的特性,脱粒滚筒的转速与间隙控制……这些细节图纸和计算资料,正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

老专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另一位干部问道:“通过私人渠道获取这些资料,风险如何控制?如何确保其真实性和价值?”

“风险确实存在。”诛皎坦然承认,“所以必须谨慎选择渠道和对象。我个人认为,像伊万诺夫这样对技术本身有追求、对华态度相对友好的专家,是可能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以‘技术交流’、‘学术探讨’的名义,用我们的一些特产(他隐晦地提到了某些中草药)或者对方感兴趣的、不涉及机密的技术思路进行交换。

至于真实性,可以由国内专家进行快速评估,并且采取多源头印证的方式降低风险。”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需要上级部门的统一协调和资源支持,单靠个人或基层单位是无法完成的。”

他的回答,既承认了困难,又提出了可行的思路,显得务实而周全。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几位领导和专家低声交换着意见。

周司长看着诛皎,目光中之前的审视和怀疑已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欣赏和重视。

“诛皎同志,”周司长缓缓开口,“你的想法很具体,也很有操作性。尤其是你对技术细节的把握,超出了我们对一个基层干部的预期。这次请你来,是对的。”

他环视一圈,正色道:“基于目前的形势判断和诛皎同志提供的具体建议,我们将立刻着手制定一个名为‘春耕’的专项计划,旨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抢在时间窗口关闭之前,为国家储备一批关键的技术火种。

诛皎同志,你作为此建议的首倡者和一线接触者,将被纳入计划顾问组,负责提供技术需求清单和部分渠道联络建议。”

“是!我一定竭尽全力!”诛皎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肃然应道。

他知道,他成功了。

他的建言,不仅得到了采纳,更让他得以进入一个更为核心的圈子,在一个关乎国家未来的隐秘战场上,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这场看似普通的研讨会,将深刻地影响未来许多事情的走向。

而诛皎这个名字,也第一次进入了国家某些重要部门的视野。

一条隐秘的战线,悄然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