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堂特别的物理课(2 / 2)

“当然要做动作了!”张伟的声音不自觉地大了起来,脸上也恢复了自信,“终点前要全力压线!就是身体猛地向前倾,用胸膛去撞线,这样能比别人快零点零几秒!”

“非常精彩!”杨明宇转身面向全班,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和惯性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最生动、最完美的实践应用!”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起跑示意图。

“张伟同学刚才说的,后脚以45度角蹬地,是为了在获得最大水平方向加速度的同时,抵消一部分重力,这就是力的分解!而他说的‘冲出去的力最大’,这个‘力’,就是牛顿第二定律里那个F,这个‘冲出去的速度’,就取决于加速度a!”

他又画了一个冲线的示意图。

“至于最后的压线动作,这就是惯性的应用。你的身体在高速运动中,即使停止发力,依然会保持向前的趋势。利用这个趋势压线,就能赢得那宝贵的零点零几秒!”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学生,包括讲台上的物理老师,都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原来枯燥的物理公式,可以和热血的百米赛跑联系得如此紧密。

杨明宇最后走回张伟身边,拍了拍他坚实的肩膀,认真地说道:

“所以,张伟同学,你不是不懂物理,你每天的训练,都在和物理打交道。你只是暂时还没有学会,如何把你身体里蕴含的这些‘物理知识’,和你课本上的公式联系起来。而这,恰恰就是我们‘理科攻坚组’下一步要帮你解决的问题。”

张伟愣愣地站在原地,他看着黑板上的示意图,又回想着自己训练时的每一个动作,脑海里仿佛有两股电流猛地交汇在了一起,瞬间打通了某个闭塞已久的关窍。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因为“学习”,而不是因为跑步快,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了老师如此郑重的表扬和肯定。

下课铃声响起,物理老师走下讲台,经过杨明宇身边时,低声说了一句:“杨老师,你这堂课,给我上的印象,比我给学生上的要深。”

而角落里,林天看着依旧处在震撼中的张伟,再回想起昨晚杨老师对自己说的那番话,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自己该如何把那些复杂的编程语言,“翻译”成这个体育生能听懂的“大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