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平行世界篇33(2 / 2)

杨锦天看着这些老人,心里明白,他们坚守的,或许不仅仅是交易,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就像他自己,明明知道现在城里什么都能买到,却依然怀念小时候在圣人祭上,等着分一口“虎瓜”,看一场皮影戏的那种单纯的快乐。这些老人,或许也是在用这种方式,试图找回那份存在于记忆深处的、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小时候的感觉”。

他帮忙将一位阿婆的矮凳和空竹筐搬上她儿子的摩托车后座,心中忽然涌起一阵莫名的感触。科技的进步,让生活便利了太多,但也让一些维系了千百年的人情纽带和传统习俗,不可避免地变得淡薄。就像决定圣人祭能否举行的“圣杯”,近年来能连续掷出九次吉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杨锦天隐隐有种感觉:或许,冥冥中的那位圣人,也看到了这世道的变迁。他或许觉得,山里的子民们已经不再像古时那样,迫切需要依靠这一年一度、固定场所的集会来换取生存的必需品了。通往山外的路已经打开,世界变得更小了。圣人祭,这个最初为了“让山里人方便出来卖东西换盐”而形成的古老集会,其最原始的使命,正在缓缓地落下帷幕。未来,它或许将更多地,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象征,留存下去。

圣人祭的热潮已然退去,喧嚣的人声与鼎沸的烟火气如同退潮般消散。山门外那片平地上,只余下零星的摊位正在做最后的收拾,以及满地狼藉的瓜果皮屑、鞭炮碎红。几日前的摩肩接踵与热烈叫卖,仿佛只是一场短暂的幻梦。

白衣道人独自立于观门前的石阶上,素白道袍在渐起的山风中微微拂动。他望着眼前迅速冷清下来的景象,那双仿佛看尽了沧海桑田的眸子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波澜。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似乎穿透了层云,望向了那不可知的无尽苍穹,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喟叹:

“这就是……大老爷您当年曾说过的,‘未来’的光景么?”

他的声音里没有疑惑,只有一种沉淀了无尽岁月的了然与淡淡的唏嘘。

“的确……很是热闹。”

这声感叹,包含了太多。他见证了这人间从依靠双脚与背篓丈量山路,到如今车轮滚滚、信息瞬达;从为了一捧盐巴而翻山越岭,到物资相对丰沛、交易方式多样。这急剧的变化,即便对他而言,也堪称翻天覆地。热闹是真实的,但热闹之后的冷清,以及这冷清所预示的传统方式的式微,也同样真切。

沉默良久,他收回望向天际的目光,转而投向了更遥远的虚空,仿佛在与某个存在对话,又似在独自沉吟。一首诗,自然而然地在他心间流淌而出,如同山涧清泉,冷冽而清晰地映照出他漫长的一生:

紫绶缚形终是客,

青锋断孽了尘缘。

炉中炼得神形固,

世外偷得甲子闲。

孤影徒望沧海变,

残魂空滞人间烟。

不知故友归何处,

唯见桃花落满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