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64章 智者知退

第264章 智者知退(1 / 2)

秋雨缠绵,淅淅沥沥地敲打着下邳城的青瓦飞檐。慕容垂独立在城头,任凭雨丝沾湿了他的战袍。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吴王,此刻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但那双锐利的眼眸中,依然闪烁着猛兽般的警觉。

雨水顺着城墙的青砖流淌,在石缝间汇成细流。慕容垂的目光越过雨幕,投向南方朦胧的地平线。那里有他功败垂成的战场,有他念念不忘的对手。

大王,兰陵萧氏举族起兵,已切断通往彭城的要道。斥候单膝跪地,声音在雨中显得沉闷。

几乎同时,另一名斥候踏着积水快步而来:东莞刘氏联合当地豪强,袭击了我军在泗水的粮队,焚毁粮车三十余辆。

慕容垂微微颔首,仿佛这些都在预料之中。他转身对身旁的慕容德说:传令各营,加强戒备,但不可主动出击。

慕容德不解:兄长,这些豪族如此嚣张,为何不给他们些教训?就让我率一支铁骑,踏平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乡绅!

慕容垂目光深邃,语气平静得可怕:你可知为何我要选择此时撤军?

他缓步走下城楼,战靴踏在湿滑的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众将紧随其后,雨水顺着他们的铠甲流淌。议事厅内,烛火在雨声中摇曳,映照着将领们凝重的面容。

慕容垂走到巨大的牛皮地图前,手指精准地落在几个关键位置:诸位请看,袁真两万大军已至谯郡,距离下邳不足百里;戴施水师已经完全封锁淮河,我军粮船已五日未至;谢玄占据朐县,随时可以西进;陆昶在郯城整顿兵马,虎视眈眈。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那些此起彼伏的叛乱标记:如今兰陵萧氏、东莞刘氏等豪族又纷纷起事,我军虽未受损,但已陷入四面受敌之境。

傅末波沉吟道:大王所言极是。但我军主力尚在,士气未堕,何不先集中兵力,击破袁真这一路?只要击溃袁真,其他各路必会望风而逃。

慕容垂摇头,手指轻点地图上的谯郡:袁真用兵向来持重,此次出兵必是受桓温严令。你们看他的布阵——深沟高垒,步步为营,分明是要与我军长期对峙。

他又指向朐县:谢玄狡黠,善于游击。若我军主力与袁真纠缠,他必会乘虚而入,袭击我军侧后。

最后,他的手指停在郯城:至于陆昶...此人用兵,最善把握时机。若我军露出破绽,他绝不会放过机会。

慕容德急切地道:难道我们就要这样认输?两个月来的血战,数千将士的牺牲,就这样付诸东流?

不是认输,是止损。慕容垂目光锐利如刀,再拖下去,等到袁真完成部署,等到各地豪族完全切断我们的退路,等到谢玄和陆昶完成合围,到时候想走都走不了了。

他站起身,环视众将,语气坚定:用兵之道,贵在知进退。此时撤退,可保全实力;若待局势恶化,悔之晚矣。诸位要记住,战争的胜负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实力的保全。

众将闻言,纷纷陷入沉思。雨水敲打屋顶的声音在厅内回荡,更添几分凝重。

慕容垂当即下令:传令三军,明日拂晓开始撤退。傅末波率五千精骑断后,慕容德统领中军,各部依次北撤。记住,撤退也要撤得堂堂正正,不能让敌人小觑了我大燕军威!

次日拂晓,雨势稍歇。燕军大营中,士兵们正在有序地收拾行装。令人惊讶的是,整个营地不见丝毫慌乱。在各营将领的指挥下,部队按照既定的顺序开始撤离。

慕容垂亲自坐镇后军,他的帅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一队队骑兵在营地外围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报!兰陵萧氏部曲出现在东南方向,约有两千余人!

报!东莞刘氏正在袭击我军侧翼,烧毁了三座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