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仁心(2 / 2)

“其四,推行‘医助金’制度。郡中所有民户,按丁口每年缴纳少额钱粮或等价物,登记在册。此后一年内,凡册内之人至郡属任何医馆就诊,诊金、基本药费全免!重伤、重病者,由郡府视情况补贴大部!”

“免费医治?”这下连王璎都忍不住低呼出声。这手笔太大了!她看向陆昶,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散财童子?不,他眼神清明,绝非愚蠢。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有贫苦出身的医徒面露激动,有谨慎的医者担忧郡府财力,更有民众代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使君,此法虽善,然则药材、医者俸禄,从何而来?”一位中年医者问出了关键。

陆昶早已成竹在胸:“医者俸禄,由郡府按月支取,按其等级、诊治人数与效果评定。药材来源,郡府将设立官营药圃,统一采购、炮制、分发。‘医助金’所收,主要用于补贴药资与俸禄,不足部分,由郡府从盐利及其他收入中补足。”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凝而有力:“诸位!医者父母心!陆某设立此制,非为与诸位争利,而是为了让医术惠及更多百姓,让我东海郡民,无论贫富贵贱,生病时能有所依,不至于因无钱诊治而家破人亡!这也是为了规范医道,减少庸医误人,提升诸位之医术与声誉!望诸位能体察此心,同心协力,共筑此仁政基石!”

他这番话,既阐明了目的,也考虑了医者的利益和职业发展,更抬出了“仁政”的大义。许多原本心存疑虑的医者,渐渐陷入了沉思。尤其是那些心怀济世之念的,更是目光闪动,显然被打动了。

集会散去后,王璎迫不及待地找到陆昶,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陆府君,你……你可知这免费医病要花多少钱?你这郡守,难道是想做万家生佛不成?”

谢道韫虽未开口,但目光中也带着深深的探究。她比王璎想得更深,此举不仅耗资巨大,更是将一部分原属于民间医者和家族自行延医的权力,收归郡府,其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是颠覆性的。

陆昶看着两位贵女,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坚定:“王姑娘,谢姑娘。人之一生,除饥寒外,最怕的便是病痛。一场大病,足以让一个刚刚温饱的家庭重新陷入绝境。我免赋税,均田亩,兴学堂,若百姓因一场病便失去所有,那之前种种,意义何在?”

他望向厅外湛蓝的天空,语气悠远:“钱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能用于让治下百姓少一份恐惧,多一份保障,这钱便花得值。所谓‘仁政’,并非空谈,便是要落在这些实处。今日或许艰难,但只要郡府运作得法,商贸繁荣,此法未必不能持续。即便艰难,也要有人先去尝试。”

王璎怔怔地看着他,第一次觉得眼前为牧则济一方之民,身上有一种她从未在建康那些世家子弟身上见过的、沉重而耀眼的光芒。

谢道韫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她看到的,是一个真正试图构建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秩序的践行者。这份近乎理想主义的执着与魄力,让她在理智上感到震撼,在情感上……泛起难以言喻的涟漪。

她轻轻抚过袖中那支紫檀竹笔,冰凉的笔杆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温度。

东海郡的新政,从土地到市集,从学堂到医馆,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民生的每一个角落。而主导这一切的陆昶,在他那看似温和从容的表象下,藏着的是一颗怎样坚定而充满仁恕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