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医馆之事引发的震动尚未平复,陆昶深知,若无坚实的财力支撑,再美好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他邀请谢玄、王璎与谢道韫,连同郡中几位核心僚属,前往位于东海之滨、戒备森严的官营盐场。
马车行驶在特意加固的临海道路上,咸涩的海风扑面而来。还未靠近盐场,众人便已看到远处一片望不到边的、被整齐划分的方格水池,在秋日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巨大镜片。
“这便是东海郡的盐田?”王璎好奇地探出头,她见过运往建康的盐块,却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制盐场面。
“正是。”陆昶点头,引领众人登上了一处可以俯瞰整个盐场的高地。
只见下方盐田层次分明,沟渠纵横。海水通过闸门被引入最高一级的蒸发池,经过数日日光曝晒,水分蒸发,浓度提高,便依次放入下一级的调节池、结晶池。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短衫,忙碌地操作着水闸,耙动着池底的盐粒,一切井然有序。
“此法看似简单,不过是引海水晒制,与我所知似乎并无不同?”谢玄观察片刻后,提出了疑问。他见过江北一些盐场,大致流程类似。
陆昶微微一笑,指向盐场边缘几处格外整洁、有兵士守卫的区域:“幼度且看那边。”
众人望去,只见那片区域的盐池更为小巧,池底铺设着光滑的黑色石板或陶片。工人们正将浓度达到顶点的卤水引入这些池中,进行最后的结晶。
“关键在于‘精制’。”陆昶解释道,“寻常海盐,杂质较多,味苦涩,色泽灰暗。我令人铺设深色池底,可加速吸热,促进结晶;反复淋洗去除表层杂质;更在最后一道工序,引入少量提纯的草木灰水,再次净化。”
他边说边带领众人走入一间巨大的工棚。棚内,经过初步晾晒的粗盐被运到这里,工人们按照陆昶制定的流程,进行溶解、过滤、二次结晶、研磨等步骤。最后出来的盐,并非常见的粗大灰黄色颗粒,而是细腻如雪、洁白晶莹的粉末!
“这……这是盐?”王璎忍不住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入口中,随即美目圆睁,“好咸!而且……没有一点苦味!”
就连一向沉静的谢道韫,也露出讶异之色。她出身高门,食用自然是上等的官盐,但即便是建康最好的盐,也略带涩味,绝无眼前这般纯净。
“此盐,我称之为‘东海雪盐’。”陆昶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其色白,味纯,杂质极少,久存不结块。”
高啸适时地捧上几个精致的陶罐,里面装着的正是这种雪盐。陆昶将其分别赠予王璎和谢道韫。“此物虽微,聊表心意,日常食用,或能更合口味些。”
王璎捧着陶罐,看着里面白雪般的盐,又看看陆昶,眼神亮晶晶的:“陆府君,你真是……总能弄出些新奇又实用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