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姑孰城外。**
了望塔上的士卒最先看到那支风尘仆仆却旗帜鲜明的队伍。
“是陆参军!陆参军回来了!”
消息迅速传开。
当陆昶一行抵达姑孰大营门前时,被眼前的景象微微惊住了。营门大开,不少将领、参军、文吏,甚至普通士卒都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用一种混合着敬佩、好奇、狂热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李效带着文书处众人站在最前面,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小崔更是兴奋地踮着脚尖。
陆昶翻身下马,脚步因长途跋涉而略显虚浮,但身姿依旧挺拔。他还没来得及说话,李效已率先迎上,重重一拳捶在他肩头:“好小子!真给你办成了!给我们西府,给咱们文书处长脸了!”
众人顿时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候、祝贺。
“陆参军,快说说,那苻坚长得何等模样?”
“王猛是不是真如传闻中那般吓人?”
“听说您在金銮殿上把秦国武将骂得不敢还口?”
陆昶被这热烈的场面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只得连连拱手:“诸位同僚抬爱,昶幸不辱命而已。皆是仰赖明公威名、郗参军运筹及诸位同仁支持。”
这时,一名桓温的亲兵校尉排众而出,朗声道:“陆参军,大司马有请,即刻于帅帐相见!”
陆昶收敛心神,对众人歉意一笑,整理了一下衣袍,便随着亲兵向中军大帐走去。所过之处,遇到的军士无不投来崇敬的目光,甚至有人低声欢呼。
他知道,经此一事,他在西府的地位、在整个江东的声望,已然彻底不同。昔日那个初入军营、身着青衫受人白眼的书生参军,如今已成为能左右时局、名动两朝的“陆郎”。
然而,他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更加清醒。他摸了摸怀中那卷厚厚的《使秦纪要》,步伐沉稳地走向那座决定天下命运的帅帐。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