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37章 才名更盛引倾慕

第37章 才名更盛引倾慕(2 / 2)

诗旁并无署名,只钤了一方小小的、朱红色的私印,印文似是“**清萱**”二字的小篆。

诗笺清雅,字迹秀美,诗意更是含蓄委婉,以幽谷芳兰自比,表达了不遇知音的淡淡怅惘,与对其“高洁”风骨的倾慕,以及一种含蓄的、期待“清风”般的知音赏鉴之意。

这份礼物,没有半分功利色彩,纯粹是文字与心意的交流,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涩与雅致。

陆昶立刻明白了来源——颍川庾氏的**庾清萱**。那位在茶会上羞怯垂首的女郎。

庾氏自是顶级高门,但其家族庞大,分支众多,并非每一房都权势熏天。庾清萱这一支,或许更重清誉与文化传承。她此举,并非家族投资,更像是她个人的、小心翼翼的试探与表达。

那老仆低声道:“我家女郎言,日前茶会,闻郎君高论,于心有戚戚焉。偶得小诗,不敢自珍,恐污清览,若郎君闲暇,乞望斧正。”

陆昶握着这页犹带暗香的诗笺,沉吟片刻。不同于对待那些士族的礼物,这份纯粹的诗意,若直接冷硬退回,未免不近人情,也有损风度。

他转身回屋,于案前铺开一张同样素雅的笺纸,略一思忖,提笔蘸墨,以一手端正清劲的楷书,写下了一首酬和之作:

“**酬庾娘子见赠咏兰诗**

孤贞谢俗赏,幽意托瑶琴。

岂曰无知己,清风是素心。”

他同样未署名,只在下角钤了自己的“**陆昶**”小印。诗中以“孤贞”应“高洁”,以“瑶琴”喻才情,最后两句“岂曰无知己,清风是素心”,既表达了对对方欣赏的感谢,也表明了自己心志高洁、不流于俗的胸怀。

他将和诗笺装入原来的锦囊,交还给那老仆,温言道:“烦请回复贵上,昶才疏学浅,不敢言斧正。拜读佳句,心有所感,胡诌几句相和,聊博一粲。多谢厚意。”

老仆双手接过,恭敬行礼离去。

这份特殊的“礼物”往来,如石投静湖,只在当事人心中漾起细微涟漪,并未惊动外界。它不同于王璎那般炽热的目光,也不同于桓婧评估般的审视,更不同于中等士族功利的投资,是一种独属于这个时代文化阶层男女之间的、极其风雅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

陆昶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全了对方颜面,守住了礼节分寸,也再次明确了自己“心向道义、暂无意儿女私情”的志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建康城因他而起的波澜,正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悄然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