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要是知道内情,能给我们讲讲吗?这个不违反纪律吧?”
李复兴很想知道细节,但也没忘了其中的风险,先问清楚比较稳妥。
“不违反,这件事后来都公开登报了,没什么好保密的。”
“那,就麻烦您给说说。”
“当时接到的命令是搜寻残骸。海水是流动的,船沉下去后会偏离原来的位置,在原地是找不到的。”
军人同志言简意赅地说道,“所以才派了十艘船,载着大批潜水员专门负责下水搜寻。因为事发地不在咱们领海,所以才派我们随行护航,防止有敌人趁机捣乱。”
军人大哥不善言辞,三两句话就把事情交代完了。
虽然他讲得简单,但在座的各位光凭想象,也大致明白了当时紧张的局势。
于是,话题又自然而然地回到了街道干事那里,他继续说道:
“其实当时啊,船虽然沉了,但大部分船员都得救了。只要把他们一个个找来问话,总能查出个所以然来。”
“没过多久,船员们的口供和对礁石、船体残骸的勘察结果相互印证,最终得出了结论。”
他顿了顿,吐出两个字:“触礁。”
“有了这个确切的结论,我们对外也就有了交代。原先大家担心的那场仗,自然也就打不起来了。”
“当然,这事还没完。”他嘿嘿一笑,“至于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责任又在谁身上,那可就有的说了。”
那位工人一听这话,就知道里头还有内幕,便央求他继续讲。
但那街道干部却口风一紧,再也不肯多说半个字了。
车厢里其他人似乎都领会了什么,识趣地没有再追问。
工人同志见没人附和自己,也只好悻悻地闭上了嘴。
李复兴判断出那个农场的干部能为他此行提供不少信息,便寻了个由头主动与对方攀谈起来。
“我叫李复兴,去建设农场探望小姨子。老哥怎么称呼?”
“叫我老徐就行,大家都这么叫,不用客气。”
“您这烟是京城本地的吧?我还没抽过。”
“尝尝看,我自个儿不抽,但听别人说这烟劲儿不错。”
“那我就不客气了。”
老徐划着火柴帮他点上,李复兴深吸一口,烟气过喉,眼神不由得一眯,随即从鼻腔中呼出两道白雾。
“醇厚,香气也足,是好烟。”
“比我们农场自己种的烟叶可强太多了。”
“你们农场还自己种烟?”
“那可不,多数农场都会在田边地角种上一些,产量不大,不影响粮食收成,基本都内部消化了。”
“老徐您在哪个农场?离建设农场远吗?有空我也去拜访一下。”
“欢迎啊!我们红星农场在佳市东北边一百二十里。”
“建设农场我晓得,在佳市正北方向,离我们那儿大概七八十里地,不算远。就是路不好走,要是有车,一天也能跑个来回。”
“那可真是邻居了。”
“老徐,能给我讲讲农场的情况吗?我小姨子两年没回家了,信里总是报喜不报忧,我实在不放心,特地请了假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