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的事儿可就多了,你想打听哪方面?”
“都想了解。比如农场里都是些什么人?干活累不累?伙食怎么样?乱七八糟的事多不多?”
“我妹妹说她现在是中队长,我也不懂这是个什么官,是不是特别辛苦?”
“要说辛苦,那肯定比在城里坐办公室辛苦,不过也就累半年。剩下半年大雪封山,大家都在屋里猫冬。”
“要是吃的烧的都充足,那日子可就舒坦了。”
“那万一物资不够呢?”
“不够就难熬了。不过都是集体过日子,这种情况少见,除非一屋子人都是懒汉。”
“现在来农场的年轻人,觉悟都高,互相之间憋着劲儿竞争呢。”
“你小姨子要是当上了中队长,凡事都得带头,那肯定比普通职工要辛苦得多。”
“至于吃喝,你不用太担心。这地方物产丰富,虽说没到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地步,但填饱肚子绰绰有余。”
“特别是今年,全国都大丰收,上头对农场的征收任务也松了,各个农场自留的粮食就更充足了。”
听完老徐的介绍,李复兴心里有了底。
只要农场内部不出乱子,基本生活是稳定的。
可那丫头为什么连过年都不肯回家?
他还是想不通,看来必须得亲眼去看看才能明白。
“老徐,我听说建设农场的场长是位老革命?”
“你是说金场长吧?他去年就退了,现在是刘场长接任。”
李复兴心里咯噔一下,当初最关照徐慧的就是这位金场长。
如今他不在了,这个新来的刘场长又是什么态度?
“您了解这位新上任的刘场长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徐沉吟片刻,才压低声音说:“我只听说,这位刘场长嘴皮子厉害,上头有关系。”
“建设农场本来还有个副场长,结果让他一个空降兵直接把场长的位置给占了。”
老徐知道的也是些传闻,再多的细节便不清楚了。
李复兴记在心里,这些信息是真是假,回头自己去验证便是。
“说起来,我光知道地名,还不知道那边的地理环境。那一带是山区还是平原?”
“我们那一片统称三江平原,红星农场和建设农场就隔着一条松花江。”
“红星农场四面都是平地,建设农场东临松花江,西靠小兴安岭。从我们两个农场再往北走一百多里,就是边境线了。”
老徐这么一说,李复兴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地图。
那地方,差不多就是一线农场了。
这里曾是大清的龙兴之地,遍地是沼泽荒草,后来支援边疆的建设者们才给它起了个名字——“北大荒”。
如今,除了零星的村落,大片土地都被划为国营农场,用来安置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备荒备战。
越是靠近边境的农场,战备的份量就越重。
怪不得民兵团给他的介绍信是考察民兵训练,原来在这里,搞民兵工作也是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