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动起来!”赵振国一挥手,“男同志卸车,女同志去厨房烧水!今天管饱!”
人群立刻行动起来,卸车的卸车,烧水的烧水。
赵振国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眼眶发热。
他连日的奔波劳累,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正午,食堂烟囱冒着浓烟,八口大锅里炖着鸡块,浓郁的肉香飘满了整个厂区。
“开饭啦——”一声吆喝,食堂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龙。
工人们端着搪瓷碗,激动地等待着。
当第一盆鸡汤抬出,浓烈的香味瞬间钻进每个人的肺腑。
“师傅,多给打块肉!”一个工人伸长胳膊,“我那小子馋了小半年了!总算能给他带点荤腥回去。”
炊事员用大勺给了他一只油光金黄的鸡腿。
队伍里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和吞咽声。
食堂角落,几个小学徒捧着碗却不动筷子。
最瘦弱的学徒小心地用油纸包起碗里的鸡腿:“这个,俺带回去给俺娘。”
身边的同伴们愣了一下,也跟着效仿起来,为家人留下一份。
赵振国在食堂门口看着这一切,眼眶一次又一次地发烫。
他身上沾的油点和鸡毛,此刻像是最光荣的勋章。
一个工人跑来塞给他一块鸡肉:“赵主任,您也快吃!”
赵振国没再推辞,接过来咬了一大口。
软烂的鸡肉入口即化,那滋味胜过世间一切山珍海味。
厂子里,到处都是心满意足的赞叹声。
黄昏,李复兴踏进弥漫着油烟和煤灰味的四合院。
桌上放着一碗冒热气的卤肉面,他却心事重重,三两口就囫囵吞了下去。
天色彻底暗下,李复兴一出门,就看到庆元和顾成才在院里等着。
“庆元,今晚这会,是为了缺粮的事吧?”
李复兴问。
庆元点点头:“可不是么,有几家快揭不开锅了。”
一旁的顾成才叹气道:“老王家那几个孩子,连野菜糊糊都快喝不上了。”
这话让李复兴一阵难受,刚吃下的面条仿佛变成了铅块。
远处隐约有孩子的哭声传来。
“人来得差不多了吧?”
正屋里传来一大爷洪亮的声音。
李复兴跟着人流凑到正屋前,灯光和月光下,人影幢幢。
一大爷站在台阶上,开门见山:“叫大家来为什么,心里都有数。都说说,有什么法子能熬过去。”
人群顿时议论纷纷。
二大爷蹲着抽烟,三大爷刚想说话,就被老王家婶子的抽泣声打断了。
一个孩子捏着半块窝头,眼神迷茫。
院里弥漫着焦灼和无力。
“都别吵了!”
一大爷用拐杖一顿地,“复兴,你脑子活,你说说!”
李复兴抬起头,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他。
他看到众人脸上的愁苦,沉默片刻后挺直了腰杆:“我有个主意,就是有点险……”
“咱们凑份子,上黑市弄点粮食回来。先紧着难过的几家,剩下的,按各家出的钱分。”
李复兴到时能拿出粮食来,但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怕惹什么麻烦。
院里顿时一片死寂,只有三大爷拨算盘的声音格外刺耳。
片刻后,议论声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