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时机未到?(2 / 2)

杨勇心思电转。

眼前这盘棋,因为薛举这个不确定因素的加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贸然派出精兵远征朔方,固然可能取得奇效,但若薛举突然发难,或者李世民未能顶住压力,导致关中彻底崩盘,突厥势力空前膨胀,那他派出的那支孤军,很可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眼前的局势如同一团迷雾,最佳的出手时机,似乎还隐藏在那变幻的战云之后。

在百官期待、疑惑、焦急的目光注视下,杨勇沉默了许久,方才抬起眼帘,目光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深邃,淡淡地吐出了三个字:

“再等等。”

“等等?”殿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诧之声。

房玄龄的“围魏救赵”之策已然十分高明,为何陛下还要等?

杨勇没有理会众人的骚动,迎着那些不解的目光,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现在还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

众卿家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如今关中糜烂,百姓倒悬,突厥气焰嚣张,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时机?

陛下究竟在等什么?

等李唐彻底覆灭?

难道等突厥抢够了自行退去?

还是……有其他原因?

他们自然不知道杨勇心中对李世民能力的重视,更不知道西秦薛举这头受伤猛虎已在陇西在此露出了凶悍的爪牙。

杨勇也无法向他们解释那源自先知的判断和尚未完全证实的情报。

看着群臣困惑的神情,杨勇并未多作解释。

帝心难测,有些决策,无需让所有人理解。

杨勇目光转向兵部尚书李靖,语气转为沉静而有力,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李靖。”

“臣在!”

李靖踏步出列,躬身听令。

“命你即刻抽调两万装备最新式击发枪的火枪兵,并三万精锐骑兵,由……”

杨勇目光扫过跃跃欲试的尉迟恭、程咬金等人,略一沉吟,接着说道:“由裴行俨统领,李安为副,秘密开赴陕西与山西交界区域,择险要处驻扎。没有朕的旨意,不许擅自越境接战。但需时刻保持战备,密切关注关中与陇西动向,等待朝廷命令,随时准备出击!”

这道命令,既展现了杨勇对北方局势的密切关注和未雨绸缪,又表明了他暂时不愿直接介入的态度。

派遣的是装备最精良的火枪兵和机动骑兵,由沉稳善守的裴行俨和精通火器的李安统领,驻扎在可进可退的战略位置,如同一柄引而不发的利剑,悬于北方。

“臣,遵旨!”李靖肃然领命。

裴行俨与李安也同时出列,铿锵应诺:“末将定不辱命!”

朝会就在这样一种略显悬疑和凝重的气氛中结束。

百官怀着各样的心思,议论纷纷地退出了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