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的余温尚未散尽,“江工工作室”的门槛就差点被踏破。这一次,不再是雪花般的简历或品牌合作邀约,而是来自各大影视剧剧组,捧着剧本和诚意,希望江城能在剧中“客串”一个角色。
这种“客串”邀请,与以往男主、重要配角的邀约截然不同。对方看中的,并非江城的扛剧能力或票房号召力——尽管他如今影帝加身,早已具备这些——而是他身上那种独一无二的“传奇色彩”和“话题体质”。他们希望江城能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哪怕只是惊鸿一瞥,也能在剧集播出时,激起巨大的舆论涟漪。
苏曼作为艺人经纪总监,对此类邀约筛选得极为严格。她摒弃了所有需要长时间跟组、戏份吃重或者人设单薄的邀请,最终只留下了几个极具特色、且拍摄周期极短的“特别客串”剧本,呈送到江城面前。
“老板,这几个本子我觉得有点意思。”苏曼将薄薄的几份剧本摘要放在石桌上,江城正在那里尝试用新做的懒人支架看书,“一个是张导的历史正剧《风起陇西》,想请您客串一位归隐田园、却洞悉天下大势的酿酒高人,只有一场在竹林中与男主对饮畅谈的戏。另一个是陈可辛导演的都市情感剧《她城》,希望您客串女主角回忆中,一位在丽江开客栈、点醒她人生方向的‘过客’,戏份也是一场。还有徐克导演的武侠电影《新龙门客栈》续作,想请您客串一个只在最后决战时现身、身份成谜的吹笛人……”
这些角色,无一不是戏份极少,但位置关键,极具象征意义和想象空间的“彩蛋”式人物。它们不需要江城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却能将他的个人特质与剧集深度绑定,实现双赢。
江城放下手里的书,拿起那几份摘要扫了一眼。历史剧的高人、都市剧的智者、武侠片的神秘客……听起来,都比在综艺里跑跑跳跳要省力气,而且似乎……有点意思?
“拍摄周期都确定很短?”他确认道。
“非常短。”苏曼肯定地回答,“《风起陇西》那边说,您的戏份一天就能拍完,就在他们影视城附近的实景竹林。《她城》的戏在丽江取景,预计两天。《新龙门客栈》的吹笛人,导演说如果您答应,他可以带着一个小队来您附近符合条件的实景地拍摄,尽量不打扰您。”
条件优厚得令人发指,几乎是为江城量身定做的“省心套餐”。
“行吧。”江城点了点头,“这几个都可以接。时间你跟他们协调开,别撞在一起就行。”
消息传出,业界再次震动!
江城要客串!而且一接就是三部大制作!虽然只是客串,但合作的都是顶尖导演,角色也极具分量!这无疑给这几部尚未播出的作品,提前注入了强大的关注度。
首先进组的是《风起陇西》。在影视城附近一片苍翠的竹海中,江城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葛布长衫,长发随意挽起,坐在一个自己带来的、符合人体工学的改良版小马扎上(剧组提供的木凳被他以“不符合高人闲散气质”为由婉拒了),面前摆着一套他根据古籍复原的、简易却古意盎然的酿酒器具。
这场戏,是男主在迷茫困顿之际,寻访到这位隐居的酿酒高人,寻求指点。
没有复杂的走位,没有激烈的情绪,只有两人在竹林清风中对坐,酒香袅袅,对话机锋暗藏。
导演张导原本还有些担心江城能否驾驭这种需要深厚底蕴和沉淀感的角色,毕竟他之前的形象更多是“现代”和“懒散”。
然而,当镜头对准江城的那一刻,张导愣住了。
江城并没有刻意去“演”什么高深莫测。他只是在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慢条斯理地温酒、滤酒、斟酒,动作自然而流畅,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专注。当男主向他倾诉困惑时,他抬起眼,眼神清澈而通透,仿佛能映照出对方内心的所有波澜。他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只是指着杯中微漾的酒液,说了一句剧本之外、他自己即兴发挥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