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严格的财务流程。所有支出,无论金额大小,必须提前申请,附上详细说明和至少三家比价(如果可能的话),经林婉或林碗审批后,再由他复核无误,方可支出。报销单据必须齐全,时间、事由、金额、经手人缺一不可,连江城买点心的开销,都被要求附上“桂香村”的明细小票(后来在林碗的争取下,鉴于这是老板的“日常能量补给”,特批了月度定额,但仍需记录)。
起初,林碗还有些不适应,觉得有些繁琐。但很快,她就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所有资金流向一目了然,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糊涂账,更重要的是,这种严谨从根本上杜绝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财务纠纷和税务风险——要知道,在娱乐圈,因为财务不清不楚而翻车的明星可不在少数。
赵伯不仅管支出,也开始规划收入。他仔细研究了江城现有的几个代言合同和合作意向,评估了付款周期和税率,开始为工作室制定稳健的现金流计划和税务筹划方案。他的原则是:该缴的税一分不能少,不该缴的税一分不能多,一切以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为准,绝不搞小动作。
有一次,一个合作方试图在合同付款条款上玩文字游戏,将“收到发票后30个工作日内付款”悄悄改成了“收到发票且我方确认无误后30个工作日内付款”,试图无限期拖延支付。
这份合同送到赵伯这里复核时,他戴着老花镜,用红笔将那行小字重重圈了出来,对林婉说:“这个‘且我方确认无误’是陷阱。告诉他们,要么按标准条款来,要么这合作就算了。我们工作室,不赚这种扯皮的钱。”
林婉将意见反馈过去,对方起初还想狡辩,但在赵伯引经据典、搬出合同法相关条款后,最终悻悻地改回了标准条款。
这件事传到江城耳朵里,他正在吃赵伯严格按照预算采购回来的、性价比极高的某品牌酸奶。
他点了点头,评价道:“嗯,省心。”
赵伯的存在,就像给工作室这艘刚刚启航、风格另类的小船,加上了一个沉稳无比的压舱石。他或许不懂娱乐圈的光怪陆离,但他懂得数字的严谨和规则的重量。他用最传统、最“古板”的方式,为江城那个“怕麻烦”的核心诉求,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财务和合规防火墙。
而赵伯自己,对于这份新工作也颇为满意。环境舒适,没人逼他加班,老板事儿少(只要别动他的点心预算),还能发挥余热,跟数字打交道让他觉得充实。偶尔,他还能凭借多年的人生阅历,给林婉和林碗一些工作上的建议。
工作室的团队,至此凑齐了最关键的三块拼图:
怕麻烦但身怀绝技的老板,
精通传播且深谙老板习性的宣传,
以及,死磕规矩、确保船不会翻的财务。
一个看似奇葩,却意外地稳固、高效,且高度契合老板“省力”哲学的团队,正式成型。
江城看着这各司其职、运转良好的小团队,安心地躺回了他的沙发。
看来,以后可以更理直气壮地……“摆烂”了。
毕竟,专业的事,已经交给了专业的人。
而他,只需要负责继续做那个独一无二的、怕麻烦的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