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工作室的奇葩规章(1 / 2)

新工作室的选址最终确定在文创园区深处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白墙灰瓦,带着个小巧的庭院,闹中取静,十分符合江城对“省心舒适”的核心要求。装修风格也完全贯彻了他的意志——极简、舒适、居家化。巨大的落地窗,柔软得能陷进去的沙发和地毯,开放式的厨房和茶饮吧台,以及最重要的,一间拥有绝佳隔音和遮光效果、配备了顶级床垫的老板专属休息室。

硬件到位,软件——也就是人,也已齐聚。是时候将那个模糊的“省力”构想,落实成白纸黑字、可供遵循的具体规则了。

这件事被林婉提上日程时,江城正歪在临时据点的沙发里,研究“桂香村”随新品点心附赠的一本《宋代茶点与文人生活》小册子。听到要定规章,他头也没抬,只懒洋洋地抛过来三个词:

“不加班。不打卡。别烦我。”

林婉拿着笔记本,嘴角微微抽搐。这倒是高度概括了老板的核心诉求,但作为正式的工作室规章,未免太过……抽象和惊世骇俗了些。

她将老板的“最高指示”带回,与林碗、赵伯开了个小会。

林碗听完,眼睛一亮,抚掌笑道:“精辟!这不就是我们工作室的灵魂吗?我看可以直接用!”

赵伯则扶了扶老花镜,眉头皱成了川字:“胡闹!规章者,需条款清晰,权责分明,方能约束行为,规避风险。‘不加班’、‘不打卡’尚可理解,这‘别烦我’……成何体统?”

林婉夹在中间,既要贯彻老板意志,又要考虑实际管理和赵伯的坚持,颇感头疼。她斟酌再三,决定对老板的“三字真言”进行一番不影响核心精神的“专业化”翻译和扩充。

几天后,一份薄薄的、只有一页A4纸内容的《江城工作室管理规章(试行版)》,被放在了江城面前。

彼时,他刚品尝完新送来的“蟹壳黄”烧饼,正满足地喝着消食的普洱。他拿起那张纸,目光扫过上面加大加粗的三行核心条款:

第一条:任务导向,效率至上。

(释义:员工以完成既定工作任务为第一目标,鼓励寻找高效方法,拒绝无效加班与形式主义内卷。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后,可自主安排时间。)

第二条:老板静默,神圣不可侵犯。

(释义:非紧急及必要事务,严禁在老板标注的休息时间(通常为晚十点至早十点,及午休两小时)内进行工作沟通与打扰。保证老板充足的私人空间与高质量睡眠。)

第三条:结果管理,自由支配。

(释义:工作室实行弹性工作制,不设固定打卡考勤。员工在确保工作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可自由安排工作地点与时间,享受充分的信任与自主权。)

在这三条之下,还有几行小字补充说明,主要明确了紧急事务的界定标准、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如保密条款),以及最重要的——由赵伯执笔的、关于财务报销和合约合规的刚性要求。

江城看完,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透着一丝满意。

嗯,“不加班”变成了“效率至上,拒绝内卷”。

“不打卡”变成了“结果管理,自由支配”。

“别烦我”变成了“老板静默,神圣不可侵犯”。

翻译得不错,核心意思没变,听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他点了点头,言简意赅:“行。”

于是,这份堪称娱乐圈(乃至所有行业)独一份的奇葩规章,就这么正式生效了。

规章生效的第一天,就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筛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