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赴美的决定一旦做出,行动力超强的两人立刻进入了“战备状态”。江澈迅速回复了It的邮件,确认了接受邀请,并开始着手处理研究院的工作交接。而许念也开始梳理手头的工作室合约、展览计划,并与平台沟通未来三个月的远程协作模式。
小小的公寓瞬间变成了临时指挥中心。客厅的白板上画满了时间线和待办事项,打印出来的资料堆满了茶几。
江澈展现出了他作为顶尖科研项目负责人的恐怖规划能力。他创建了一个共享的在线项目管理看板,颜色编码清晰,任务分解到人(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和许念),时间节点精确到小时。
「任务清单 - 波士顿远征计划」
[江澈] It手续确认、签证材料准备(J-1签证)、研究院项目交接预案(已完成80%)
[许念] 工作室合约梳理、平台沟通、作品电子档案备份(进行中)
[共同] 住宿筛选(目标:毗邻It与艺术区,带独立画室)、国际物流询价(书籍\/画材)、必要物品采购…
许念看着看板上那密密麻麻却有条不紊的任务列表,不得不再次感叹自家男朋友大脑的精密程度。她负责的艺术相关事项相对感性,而江澈那边则完全是硬核操作。
然而,在这份极致的理性规划中,许念很快就发现了某些“不和谐”的私人条目。这些条目被江澈悄悄标记了星号,放在他自己的私人待办里,但还是被她眼尖地发现了:
「* 采购:Nian专用防过敏床品套装(波士顿水质硬,需提前适应?待论证)」
「* 技术准备:升级跨国视频通话压缩算法,目标:无损传输画作细节。」
「* 数据备份:完整拷贝‘饲养日志’及所有相关媒体文件至离线硬盘(最高优先级)。」
「* 医疗:查询波士顿地区靠谱中医馆(调理生理期腹痛备用)。」
许念看着这些夹杂在正经事务中的、充满了他式关怀的琐碎条目,心里又暖又好笑。这个人在规划宏大的学术远征时,脑子里竟然还在同步运行着关于她床品、画质、甚至生理期的细枝末节。
“江澈,”她指着那条“防过敏床品”,哭笑不得,“你是不是太紧张了?我没那么娇气。”
江澈从笔记本电脑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概率虽低,但风险存在。提前规避是最优解。”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你睡不好,会影响我的‘系统运行效率’。”
许念:“……” 好吧,又是这套“系统论”!
几天后,他们开始正式整理行李。江澈甚至做了一个3d模拟软件,将他们在波士顿预定的公寓布局导入,然后模拟不同尺寸的行李箱如何最优放置,以确保许念那些易碎的画材和他那些昂贵的电子设备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许念负责折叠衣物,江澈则拿着平板,一边核对模拟图,一边进行实物装箱,动作精准得像在操作机械臂。
当许念拿起一件她很久没穿的、带着毛绒帽子的粉色厚睡衣时,江澈的“装箱程序”出现了卡顿。他盯着那件看起来就很柔软温暖的睡衣,眉头微蹙。
“这件也要带?”他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
“波士顿冬天很冷啊,”许念理所当然地点头,把睡衣递给他,“这件很暖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