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时间成了一个小型的交流沙龙。大家围坐一桌,一边吃着简单的饭菜,一边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上午的排练。
讨论的重点不是个人表现,更多的是彼此的配合、音乐与舞蹈的衔接、以及对导演意图的理解。
“刚才那段合唱,b段的和声我觉得还可以再调整一下,有点压主旋律了。”一个负责高音声部的女生说道。
“对,我也觉得,下午跟钢琴老师再对一下谱子。”有人附和。
方一凡也加入了讨论,分享了自己在表演时注意到的一些细节。
这种坦诚而专业的交流氛围让他感觉很舒服,大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呈现出最好的舞台效果。他意识到,剧场不仅是个人展示的地方,更是团队协作的艺术。
时间在热烈的讨论中过得飞快。快到一点半时,大家收拾好餐盘,起身返回剧院。
午后的阳光更加炽烈,走在路上都能感受到地面蒸腾起来的热气。回到开着充足冷气的排练厅,温差让人精神一振。
下午的联排紧接着上午的内容,第一次走戏时,方一凡有些找不到感觉,台词说得干巴巴的,动作也显得刻意。
林导演叫了停,没有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一凡,你现在是愤怒,但不是咆哮帝。你的愤怒里应该夹杂着失望、委屈和不被理解。试着回想一下,生活里有没有那种,你明明很努力了,却还是被最重要的人误解的时刻?”
陈铭老师在旁边看着,微微点了点头。
休息时,他走过来对方一凡说:“情感代入是好事,但要学会控制,不能完全被情绪淹没,别忘了你还在唱歌跳舞。要找到那个平衡点。”
方一凡认真记下。接下来的排练,他不断尝试,在情感爆发与技术控制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这个过程比单纯的唱跳更消耗心神,但他乐在其中,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让他欣喜不已。
当下午的联排结束时,夕阳的余晖已经透过排练厅高处的窗户洒了进来。
方一凡累得几乎虚脱,靠在把杆上大口喝水,但内心却充满了巨大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他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有一条乔英子发来的信息:“复健结束啦,一切顺利,欣欣说我表现超棒!你安心排练,不用回我。晚上等你消息哦~【爱心】”
看着这条信息,方一凡的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容。
方一凡看完这条信息,手里的盒饭都变得无比美味,因为晚间的休息时间比较紧剧组就定了盒饭,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利用短暂的二十分钟休息时间,靠在排练厅的墙壁上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