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成胤禛亲额娘 > 第75章 皇子课业与教育分歧

第75章 皇子课业与教育分歧(2 / 2)

“正是。”

“可曾问他们,为何天子只能食万钟,而庶人不得逾百?”

李儒安一怔:“这……经典自有其义,不必深究出处。”

“那要是北直隶今年大旱,国库空虚,该不该减宗室禄米以济灾民?这算不算‘出处’?”

李儒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清悦又道:“我儿子昨儿问我,他背了三年‘民为贵’,可宫外百姓吃不吃得上饭,他连个实数都说不出。他问我,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李儒安脸色变了。

“我不是要改祖宗规矩。”清悦声音不高,“只是想请师傅们,每月加一场‘对谈’——不考文采,不论章法,就问一件事:**若是你来做这个主,该怎么办?**”

“这……恐有不妥。”李儒安皱眉,“皇子思虑未定,若言论出格,传出去惹是非。”

“那就记下来,存档备查。”清悦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我拟了个章程:每周一次,由讲官出题,四阿哥先答,其他皇子可议。内容限于政务民生,不涉朝议党争。全程录副,呈皇上过目。”

李儒安看着那张纸,久久不语。

清悦又补了一句:“第一题,我想用皇庄春耕见闻。四阿哥上月随驾去过,亲眼见过农人抢种。他若说得不对,您尽可驳斥。”

李儒安终于叹了口气:“你说的没错。格物致知,原不在纸上。”

三天后,上书房首次试行“策问对谈”。

题目是:“今岁春旱,种迟半月,秋收恐减三成。户部银少,仓廪虚,当如何调度?”

胤禛第一个站起来,声音稳:“一、查各州县实情,分等定赈;二、令富户捐粮,官给旌表;三、暂停非紧要工程,省工费充籴本;四、开放官山泽,许民采捕自救。”

底下有人笑:“这不就是抄户部折子?”

胤禛不慌:“我不是户部,但我可以学。若连想都不敢想,将来怎么担得起?”

李儒安坐在上首,听完,点了点头。

当天傍晚,清悦在东厅批完最后一份文书,安蓉进来,放下一个封好的匣子。

“上书房送来的。”她说,“是今天策问的记录,李师傅亲手封的,说是按您定的规矩办。”

清悦打开,取出一叠纸,最上面是胤禛的陈述全文,后面附了两位讲官的评语。李儒安写的是:“虽少历练,然条理分明,有实务之思。”

她把纸放回匣中,搁在纪要簿旁边。

窗外天已擦黑,烛火跳了一下。

她伸手扶正灯盏,指尖扫过新送来的那份《策问试行章程》,将它压在铜页簿下。

案头笔洗里还泡着那支狼毫,笔尖散着,像扇开的小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