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察哈尔各部确实伤亡不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李定国目光扫过惨烈的战场和眼前这些伤痕累累的蒙古贵族,心中了然,此刻自然不好苛责,反而需要安抚。
他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赞许说道:“土默特部盘踞河套已久,根深蒂固,骑兵骁勇。察哈尔各部今日能够重创其主力,已属不易,大大挫伤了其元气。忠顺王与众位台吉都已尽力,不必过于自责。”
“忠顺王”!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杜陵耳边炸响!他猛地抬起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两眼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而又极度渴望的光芒!王爷!大明王爷!历史上,大明对蒙古首领册封王爵是何等吝啬,除了那位威震草原的俺答汗,还有几人获此殊荣?而他杜陵,如今只是堪堪整合了察哈尔八部,打了一场未能竟全功的仗,居然……居然就能封王?!
不待他内心的狂喜完全蔓延开来,李定国已经神色一肃,从身旁亲兵手中接过一卷明黄绸缎的圣旨。他目光扫过瞬间屏住呼吸的所有察哈尔台吉,以及周围肃立的明军将士,缓缓将圣旨展开。
整个血腥的战场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连风都停止了呼啸,只剩下那卷黄绸被展开时细微的摩擦声,以及李定国清晰、沉稳而又带着无上权威的宣读声,在尸山血海之上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咨尔察哈尔部忠顺伯杜陵,世笃忠贞,勇略冠于漠南……今闻尔统率八部之众,戮力王事,进击河套,力挫顽逆,忠勇可嘉,功在社稷……特晋封尔为忠顺郡王,世袭罔替,永镇漠南!望尔永怀忠义,恪守臣节,抚驭诸部,屏藩北疆,勿负朕望!钦此——”
“忠顺郡王!世袭罔替,永镇漠南!”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鼓,敲在杜陵和所有蒙古贵族的心头。杜陵的身体因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之前的懊悔、疲惫、对未来的担忧,在这一刻都被这巨大的、超乎想象的恩荣冲刷得一干二净!他几乎是踉跄着滚下马鞍,朝着南方,朝着圣旨所指的方向,五体投地,用尽全身的力气叩首,声音带着哭腔嘶喊道:
“臣……杜陵!叩谢皇帝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誓死效忠大明,永为北疆屏藩!”
他身后的察哈尔台吉们,也如梦初醒,纷纷下马,黑压压地跪倒一片,山呼万岁。这一刻,忠诚与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用一纸诏书和一个王爵,清晰地昭示了在这片草原上,谁才是真正的主宰,以及追随谁才能获得最大的荣耀与利益。弥漫在战场上的死亡气息,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活着的权势所带来的狂热冲淡了几分。
朱由崧的圣旨说得好听,让杜陵永镇漠南!
但实际上漠南最重要的规化城以及阴山河套都已经落入了明军手中。
消息传到北京,朱由崧也是十分兴奋。
随即下令扩建归化城,并在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故地筑朔方城,北岸的阴山南麓兴建九原城(今包头),并在归化城同张家口之间修建绥远城!
他对着沙盘说道:“我明军北部的防线就不应该设在长城一线!阴山大青山一带才是阻击游牧南下的有效基地。这里一旦为我大明控制,便能依托河套平原屯田牧马将宣大一线变成内长城!”
兵部尚书陈新甲也说道:“陛下圣明,如此一来蒙古人距离京师的距离便越来越远了,我大明的北境又多了数百里的战略缓冲地带;不仅如此,蒙古人丢失了阴山河套这些水草丰美之地,再想南下就要准备足够粮草穿越茫茫沙漠,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微臣可以断言,阴山河套防线一旦建成,至少可保我大明北境五十年无虞!”
其实众臣都很清楚,除非草原上再出现一个雄主,一统蒙古各部,否则根本不可能组织起庞大的兵力南下,威胁大明的京师了!
朱由崧笑道:“陈本兵所言不差,自我大明立国以来蒙古一直是一大隐患,如今虽说京师已经稳固,但想要一劳永逸还得设法彻底征服蒙古高原!”
户部尚书倪元璐赶紧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江南战事依旧吃紧,我大明又刚刚收复了辽东,阴山河套等地筑城修路需要耗费大笔钱粮,此时实在不宜再大举进攻蒙古!”
“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倪元璐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这位胆大包天的户部尚书。
“哈哈哈!”
不久后,朱由崧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寂静!
“看来倪尚书是把朕当做隋炀帝了!”
“征服也未必要一味动用武力!王尚书,朕要的实控科尔沁之法,吏部可有方案了!”
王胤昌赶紧说道:“吏部已经向科尔沁各旗盟派遣了大量精通蒙汉事务的流官。这些官员以“辅佐”、“协理”之名,行监管、掌印之实,渗透到赋税征收、司法断案、部众管理、军事征调等各个环节,悄然将部落旧有的权力结构架空。”
“科尔沁虽然没有直接设立州府,但用不了多久就将成为大明的直辖之地!”
朱由崧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甚好,不过想要长治久安,还是得兴建大型的城池,作为我大明统治的支撑!”
他望了一眼不远处那幅巨大的舆图。
“在科尔沁腹地、西辽河畔,兴建一座全新的通辽城,通辽城将成为科尔沁的首府,此外修建一条从辽阳到通辽城的水泥官道。”
以往,中原王朝对塞外的控制往往止步于军堡防线,深入草原则补给困难,难以持久。而这条宽阔、坚实、不受雨季泥泞困扰的水泥大道一旦贯通,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大明精锐骑兵与炮队可沿此路高速机动,十日之内便可从辽阳直抵科尔沁腹地,形成绝对的军事威慑。
商队往来成本骤降,内地的粮食、布匹、铁器、茶叶将更便捷地输入,草原的牛羊、皮货也将更顺畅地输出,经济依附性将空前加强。
流官、驿卒、移民可沿路深入,大明的律法、教化与统治将随着道路的延伸,如同血脉般渗透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届时,这片曾经凭借广袤和距离维持自治的草原,将永远被纳入大明高效而紧密的掌控网络之中!
倪元璐说道:“陛下此法虽好,然户部的太仓已经见底,最多拿出200万两银子!”
工部尚书说道:“启禀陛下这条路如果要快速修通最少也要征发民夫三十万!”
朱由崧摇了摇头:“辽东之地已经被满清祸害的人口凋零,朕还打算移民百万以充实辽东人口,若是征调百姓修路,定然会引起动荡!如今看来也只有将各地的战俘以及全国的重犯包括处斩之人全部发往辽东!”
倪元璐继续说道:“此法虽然可行,但也最多征召到几万人。官道想要快速修通,陛下还得设法搞到二十万劳力!”
正在此时礼部尚书钱谦益说道:“启禀陛下朝鲜国的使臣已经入京多日,求见陛下!”
听到“朝鲜国”三个字,朱由崧眼前一亮,这免费的劳力不就有着落了吗?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