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近几年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上其专宠海兰珠,庄妃其实并没有多少侍寝的机会。
比皇太极小二十岁的多尔衮如今正值壮年,让布木布泰欲罢不能,两人几度缠绵之后,才恋恋不舍的分开。
第二天多尔衮便在三千精锐的护送下进入盛京城!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比殿外凛冽的寒风更刺骨。
宫殿之外,阵容森严的八旗兵马泾渭分明地对峙着:两白旗的精锐甲士列阵于东,刀枪雪亮,目光锐利,唯多尔衮马首是瞻;两黄旗的悍卒则聚于西,面色沉凝,手按刀柄,忠心护主之意不言而喻。
而代表中间力量的正红旗兵马,则牢牢把控着宫殿各处的守卫,礼亲王代善的旗帜在风中无声飘扬,维持着这脆弱的平衡。
大殿之内,气氛更是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有些怯生生地坐在那宽大的、冰冷的龙椅之上。他的母亲,庄妃布木布泰,一身缟素,却挺直脊背,面容平静如水端坐在龙椅之侧,一只手轻轻搭在儿子的背上,无声地传递着支撑的力量。
礼亲王代善立于丹陛之下,环视着殿内一众亲王贝勒、八旗重臣,声音沉痛而肃穆:“陛下圣体,为南明奸佞以假药所误,久治不愈,终至龙驭上宾!此乃国丧,举国同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神器岂能久虚?今日召集诸王贝勒便是要共议储位,推举新君,以安社稷!”
尽管幕后交易已然达成,但这台面上的戏,必须唱得十足。
代善话音刚落,两黄旗的悍将鳌拜便迫不及待地出班,声如洪钟:“礼亲王所言极是!既然先帝驾崩,大统自然应由先帝皇子继承!肃亲王豪格,乃陛下长子,战功赫赫,威名远播,于情于理,都应由肃亲王继承大统!”
“放屁!”多铎立刻厉声反驳!
毫不客气的说道:“鳌拜!你少在这里胡扯!我大清何时讲过什么长子继承?老祖宗的规矩,乃是有功者者居之,甚至幼子守灶!按你这说法,我多铎身为太祖幼子,排序还在他豪格之前呢,何时轮到他?”
两白旗的重臣巩阿岱、锡翰等人纷纷出声附和。
何洛会更是阴恻恻地笑道:“肃亲王虽为长子,却非嫡出。我八旗以军功论英雄!睿亲王多尔衮战功彪炳,运筹帷幄,远胜某人!这皇位,若论功论能,合该由睿亲王来坐!”
双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矛头直指对方核心,殿内火药味急剧升腾,两派官员怒目相视,仿佛下一刻就要在这大殿之上拔刀相向!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郑亲王济尔哈朗上前一步,朗声道:“够了!如今已是大清,不是昔年在赫图阿拉的时候了!岂能再一味翻老黄历,徒起纷争?睿亲王功高,然非先帝皇子;肃亲王是皇子,然功勋威望确不足以服众!既然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本王提议:为保社稷安稳,避免同室操戈,当立先帝第九子福临为帝!”
礼亲王代善立刻接口,声音沉稳,一锤定音:“郑亲王所言,老成谋国!九阿哥虽年幼,然母妃庄妃娘娘出身科尔沁黄金家族,深明大义,深受先帝敬重宠爱,身份尊贵。立九阿哥,名正言顺,可安天下之心!”
两位资历最老、手握重兵的亲王相继表态支持福临,瞬间改变了殿内的力量对比,形成了拥护九皇子的中间势力同多尔衮、豪格三足鼎立之势。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至今未曾明确表态的多尔衮身上。
多尔衮面色沉静,缓缓走出班列。他目光扫过龙椅上那对孤儿寡母,与布木布泰的目光有一瞬间极其短暂的交汇,复杂难明。最终,他看向代善和济尔哈朗,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响彻大殿:
“两位王爷所言,确有道理。若一定要立先帝皇子,以绝觊觎之心,安八旗之念。那么,本王亦认为九阿哥福临,是合适的人选。本王,支持九阿哥登基。”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尤其是豪格,他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多尔衮,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他最后的指望——指望多尔衮坚决争位,从而让两黄旗不得不回头支持他——彻底破灭了。多尔衮竟真的愿意放弃,转而支持一个幼童!
两黄旗的大臣如遏必隆、鳌拜等人,见状也陷入了沉默。他们的核心诉求是“皇子继位”,如今最具实力的多尔衮都表态支持另一位皇子福临,他们再坚持豪格,便失去了大义名分,且势必与代善、济尔哈朗乃至多尔衮同时为敌。
豪格孤立无援,面色灰败,看着龙椅上懵懂的幼弟和旁边那位目光沉静的女人,又看了看虎视眈眈的多尔衮和态度明确的中立派,他知道,大势已去。他艰难地低下头,从牙缝里挤出声音:“本王……无异议。”
弘武二年元月初一,盛京皇宫钟鼓齐鸣,旌旗招展。
在一片复杂而肃穆的气氛中,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于崇政殿正式登基,即皇帝位,诏告天下,今年为顺治元年。
其生母庄妃布木布泰,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先帝皇后哲哲(庄妃姑姑)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睿亲王多尔衮,凭借其拥立之功和强大军力,被册封为叔父摄政王,位极人臣,总揽朝纲。
郑亲王济尔哈朗,亦因关键支持,被册封为信义辅政叔王,与多尔衮共同辅政。
而原本的正蓝旗主,又得到两黄旗支持,手握三旗的肃亲王豪格却是什么也没有捞到。
很快太后布木布泰便以顺治皇帝的名义宣布幼鳌拜同遏必隆等人代皇帝管理旗务。他们虽然不是旗主,但掌控了实际的管理权,原本支持豪格的两黄旗,很快便倒向了顺治帝同太后。
这时多尔衮说道:“启禀陛下太后,先帝在位时,我大清曾同南明结盟,共同夹击北明。如今北明主力已在攻打杭州了,若是叫朱由崧荡平了南明,必然会北上攻伐我大清,因此我们还是需要依约出兵,牵制北明。”
“臣建议由肃亲王豪格统兵南征!”
豪格在盛京被多尔衮等人打压的不行,便想借着南征的机会掌握更多的兵权,便说道:“臣愿意为陛下太后效命!”
太后布木布泰此时还不忘继续踩一下豪格,说道:“昔日肃亲王随先帝南征可是直接折损了我大清两旗精锐,由其单独出征哀家不放心;郑亲王足智多谋,为先帝所倚重,可谓副帅,如此方可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