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终于来到了南京,这座大明的陪都!
即便是这位征服过无数坚城的马上天子依旧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了!
赞叹道:“这南京的城墙规模宏大,当世绝无仅有!”
诚意伯刘孔昭说道:“这南京的城墙是当初太祖高皇帝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耗费3.5亿块城砖,历时28年修成,共分为外廓、京城、皇城、宫城四重城阙!”
“这些土墙是南京的外廓,周120里,共19座城门,多是依靠原本的地形顺势而筑,只有少数关键地方是才用砖石外包!”
然后指着远处的城池说道:“陛下请看,那里才是南京城,周七十里又二百六十步,共有城门13座,水关两座,每座城门皆设有千斤闸,瓮城同藏兵洞......”
刘孔昭的侃侃而谈,却让朱由崧身边的一众将领听的很不舒服。
如今都已经投降了,还在陛
李来亨率先说道:“南京的城墙如此高大,想必守卫最少也得要十万雄兵吧,敢问如今南京城内兵马几何?”
很显然这是赤裸裸的打脸,此时那些投降的勋贵大臣们全都低头不语!
一旁的宋献策则是笑着说道:“平南将军此言差矣,有道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本国师看来固国在德不在险!”
“当年隋灭南陈之时,城里可是有十万陈军,结果韩擒虎只率500人渡江就拿下了建康......”
“国师此言差矣,固国若真的只是‘在德不在险’,丢失四百多年的‘幽云十六州’又怎么会成为中原王朝之痛,我大明又何须屯驻数十万雄兵在这九边之地?”
宋献策定睛一看,说话之人便是陛下刚刚册封的中书舍人夏完淳!
“好了,依朕看两位卿家说的都没错,固国在德也在险,二者缺一不可!”
朱由崧的话,终止了这场针锋相对,但却无法阻止大明南北经济文化的差异同立场的不同。
要荡平江南轻而易举,可要让人心归附绝非易事!
“国师可看的出这南京筑城的门道?”
显然刚才的打断,折了自己的面子,陛下这是给个机会找补下!
宋献策立马说道:“南京城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控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玄武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要塞群!”
“钟山蟠龙,石门踞虎,南控秦淮(河),北依玄武(湖);从风水的角度来看,这南京可谓是占全了四象,是极佳的风水聚气之地!”
听到国师宋献策也对南京的地势风水大为赞赏,江南众人的脸上顿露喜色!
“不过.....可惜了!”
宋献策随即话锋一转:“可惜滚滚长江东逝而过,使得南京王气尽泄,因此建都在此的王朝多是偏安一隅的短命王朝!”
这番话像一柄柄利刃扎在了众人的心口,更是预示了弘光小朝廷的命运!
“国师此言大逆不道!”
黄宗羲愤怒的说道:“当初太祖高皇帝定都南京,国师岂此言不是诅咒我大明?”
朱由崧笑着说道:“当初太祖定都南京也只是权宜之计,曾多次让当时的太子朱标考察北方诸城,以做迁都之备!这南京的王气尽泄也早就应在了建文的身上。若非当年成祖靖难,拨乱反正,岂有我大明二百六十多年的国祚?”
此时众人也都回过味来,要打压南京地位的并不是宋献策同李来亨,而是弘武皇帝朱由崧本人!
南京的勋贵们如今前途未知,自然是不敢得罪陛下!
众人连忙说道:“陛下圣明!”
刘孔昭说道:“臣等已经收拾了宫殿,备好了酒宴替将士们接风洗尘,还请陛下速速入城!”
朱由崧说道:“朕尚未拜谒太祖的孝陵,如今天色已晚,就先不入城了,待明日一早祭拜太祖孝陵之后再入南京吧!”
拜别朱由崧后,南京的勋贵们不敢再留恋于秦淮河的脂粉堆中,生怕被陛下抓住把柄给顺手撸掉爵位,便在醉仙楼的包间内进行了聚会。
面对满桌的佳肴,众人毫无胃口。
保国公朱国弼摆了摆手,示意那些舞姬退下!
“陛下今日不入南京城,究竟是何用意?”
“自然是信不过我等!”安远侯柳祚昌抿了一口酒!
“陛下虽未入城,但是北军的锦衣卫已经接管了皇宫的守备,李来亨手下的平南军也已经接管了南京城防,直接将那些老弱给裁撤了!”
魏国公徐胤爵赶紧说道:“弘武君臣今日大肆贬低南京,恐怕是来者不善,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啊!”
灵璧侯汤国祚瞪了一眼徐胤爵:“还不是令尊造的孽,我等原本就是大明的勋臣,只要是老朱家的子孙当皇帝,拥护便能保住荣华富贵!”
“若非其利令智昏,去拥立啥朱由榔,岂会有今日的灾祸?”
朱国弼直接说道:“若是让陛下知道我们同魏国公在一起密谋,更要怀疑我等了,还请魏国公自便!”
“你...你们居然?”徐胤爵只得生气的拂袖而去!
汤国祚说道:“以我之见,陛下此举,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更是给我等一个机会!”
众人大为诧异:“灵璧侯这是何意?”
“我等跟随徐弘基作乱,这可是谋逆的大罪啊,仅仅献出南京一座空城,不足以抵消我等的罪过!我观陛下征伐,每每夺取当地罪臣士绅之田产以充作‘廉租田’,与其等陛下将我等以谋逆罪抄家,倒不如我等主动献上钱粮田亩,真心悔过!”
刘孔昭说道:“灵璧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陛下之所以推迟入城,就是在给我等机会;不过是些许银两田亩,乃是身外之物,只要能够保住爵位,我等还是大明的勋臣,何愁子孙没有庇佑?
子时三刻,明军大营忽被火把照如白昼。
刘孔昭、汤国祚等勋贵带着长长的车队来到了陛下的大营外!
只见这些勋贵们跪在地上手捧《请罪疏》高喊道:“臣等误信徐弘基谗言,参与弘光伪朝,实乃谋逆大罪,今愿意献出钱粮田亩请罪,还望陛下恩准!”
很快朱由崧便披衣出帐,玄色中衣映着火光如战袍。
“诸位爱卿,这又是何必呢?”
汤国祚突然以头抢地:“罪臣献上灵璧汤氏祖产!计良田四十二万亩、银八十万两,铁矿一座!“额头鲜血瞬间染红土壤。
其他众人也纷纷自报献产数量。
朱由崧心中默默计算,好家伙,光光是献出的田地就高达320万亩,钱粮更是价值五百万两。
即便这些不是他们家产的全部,也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朕若收了卿等的祖产,与马士英、徐弘基搜刮民脂何异?”
朱由崧笑着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