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城的上空飘着细雨,礼部大堂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明天就是弘武帝朱由崧的登基大典,可礼部上下却只得了二十几天的筹备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连轴转地赶工。
礼部侍郎钱谦益站在大堂中央,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里攥着一份刚刚修改好的仪程单,眉头紧锁。
“登基大典的龙袍改好了吗?”他沉声问道。
“回钱侍郎,尚衣监刚刚送来,已经按陛下的身形改好了。”一名主事擦了擦汗。
钱谦益微微点头。这一年多来,朱由崧严于律己,每日习武练功,硬是从一个体态臃肿的藩王,变成了身形挺拔的帝王。
否则,若是还像当年福王那般肥胖,怕是连崇祯的旧龙袍都塞不进去。
“朝鲜来使!”
就在这时,礼部主客司的官员急匆匆地跑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喜色:“朝鲜国王派遣使者前来恭贺陛下登基,已经进驻会同馆!”
钱谦益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此前,愿意前来朝贺的只有佛郎机(葡萄牙)的使者,以及漠南蒙古八部的代表,连一个正经的藩属国都没有。如今朝鲜竟然派使臣前来,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朝鲜自崇祯十年(1637年)丙子胡乱后,便被迫向建虏称臣,中断了对明朝的朝贡。如今朝鲜使者突然出现在北京,无疑是对弘武朝廷正统性的极大认可!
“立刻调整仪程!”
钱谦益当机立断:“朝鲜乃大明第一藩属,明日大典上,必须优先安排朝鲜使者觐见!”
礼部众官员连忙应声,开始重新调整仪程顺序。
就在众人忙碌之际,礼部尚书陈演快步走入大堂,神色凝重:“牧斋兄,快随我去文渊阁,陛下召见!”
“文渊阁?”钱谦益心头猛地一跳。
那可是内阁重地!
自从定国公徐允桢伏诛后,内阁一直空缺一人,而朱由崧迟迟未补。
如今突然召见,莫非……自己入阁在望?
钱谦益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整了整衣冠,快步跟上陈演。
一路上,他的心思飞转。
按照资历,他钱谦益身为东林领袖,又曾在崇祯朝担任礼部侍郎,如今更是深受朱由崧信任,入阁本是顺理成章之事。
他深吸一口气,迈入文渊阁的大门。
没想到桌上摆放的居然是朱由检带走的两方玉玺。
大的那个“大明受命之宝”乃是大明的开国玉玺,小一些的则是日常诏书用的“皇帝之宝”!
一旁的成国公朱纯臣说道:“玉玺在登基前失而复得,足见陛下乃是天命所归......”
朱由崧抬手制止了朱纯臣,对着跪在地上的骆养性说道:“骆指挥使,朱由检当真跳黄河自尽了?”
骆养性目光坚定:“当时朱由检身边仅剩卑职等几十人,面对唐通上千兵马威逼,最终跳入了黄河......”
宋献策则是挥动了一下手上的佛尘说道:“骆指挥使记差了吧,朱由检明明是深感自己罪孽深重,才一死以谢天下!”
骆养性随即明白了宋献策的意思,感激的看了对方一眼,立即说道:“宋国师果然神机妙算,朱由检坠河前的确是口述了罪行,声称自己对不起天下万千黎民以及大明的列祖列宗!”
“骆爱卿起来回话吧!”
朱由崧的这一句“爱卿”算是决定了骆养性的命运。
他赶紧说道:“微臣谢过陛下!”
朱由崧缓缓开口道:“骆家几代人都效力于锦衣卫,着骆养性出任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大明实行的是“两京制”,北京有的一套班底,南京全都有。
但唯独锦衣卫是个例外,因为它只对皇帝负责!
朱由崧这个破天荒的决定,倒是完美解决了骆养性等人的出路。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去南京反倒是有一片新的天地!
骆养性抱拳说道:“如今江南并未真心归附,陛下放心南京锦衣卫定是您的耳目!”
随即便退出了文华殿!
文华殿内,朱由崧端坐上位,手指轻叩案几:“既然钱卿也到了,诸位就说说如何处理崇祯的身后事吧?“
朱纯臣心想:大唐有“玄武门继承法”,大明自然有“靖难继承法”!
率先出列:“陛下,可依成祖对建文旧例处置。朱由检既已废黜帝号,当以信王规制安葬。“
这时左都御史刘宗周说道:“昔日成祖爷以洪武代建文年号颇有不妥之处,朱由检虽然帝位被废,可毕竟做了15年的大明天子!虽有失德之处,但毕竟人死为大!”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以天子之礼厚葬,这样有助于收复天下的人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了刘宗周,刘阁老是真敢说啊!
不过众臣想象中的雷霆之怒并没有出现,大殿里只是传来了朱由崧爽朗的笑声!
“还是刘卿知朕的心意!”
“若是不承认‘泰昌’、‘天启’、‘崇祯’三朝,那朕岂不是要在万历七十年登基称帝了?”
“朱由检的陵寝继续施工,传令黄河沿岸军民务必要打捞出其尸身,使其入土为安!”
刘长生心领神会,立即说道:“陛下放心,锦衣卫一定全力追查,定不叫陛下失望!”
朱由崧点了点头:“诸位都是当朝大儒,将朱由检的谥号庙号一并定了吧,明日也好昭告天下!”
朱纯臣说道:“那就依汉废帝刘贺的先例,赐其谥号‘废’,明废帝崇祯!”
他的话也算是把众人给逗乐了。
钱谦益说道:“成国公说笑了,大汉一代对谥号要求极高,即便是平定了‘七国之乱’的景帝也没能获得谥号,海昏侯刘贺岂能有谥号?”
“微臣提议给崇祯帝朱由检上庙号‘思’,至于谥号简单一点,‘愍戾’二字足以!”
“愍斥其遭逢国难,戾责其刚愎失国。”
朱由崧微微点头:“这个‘思’字用的妙,是对其一生的涵盖,既有有贬意,又不是那么锋芒毕露!”
刘宗周补充道:“愍戾二字太过严苛,可再加'庄'字,以显陛下仁厚。“
“朕准了,思宗庄愍戾皇帝!”
“至于朱由检留下的几个皇子,可令其长子朱慈烺继承信王的爵位,不过得降级继承,袭信阳王,领郡王俸禄;其余诸子领镇国将军!终身禁足于西苑琼华岛!”
朱由崧的处罚虽然严苛,不过比起当初成祖皇帝将建文幼子终身囚禁于凤阳,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不会说话,不识一字,甚至连鸡鸭都不认识,已经算是不错了!
众臣高呼:“吾皇仁慈!”
弘武元年(1642)4月1日,晨曦初露,钟鼓齐鸣。
北京城的百姓早已被戒严的兵马驱散,但仍有胆大的民众躲在街角,远远望着紫禁城的方向。
今日,是大明的新君——朱由崧登基的日子。
天坛,礼部尚书陈演身着赤罗朝服,手持玉圭,立于圜丘坛下。
坛上,新君朱由崧身着临时改制的崇祯旧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但在他挺拔的身姿下,仍显帝王威仪。
礼部侍郎钱谦益高声宣读祭天文告:
“维弘武元年,岁次壬午,四月朔日,嗣天子臣朱由崧,敢昭告于昊天上帝:皇明受命,奄有万方。今臣承天景命,嗣守鸿基,惟神其鉴,永绥兆民......“
朱由崧双手捧起苍璧,缓缓跪拜。坛下,百官齐跪,三呼“万岁“。
而后新君率文武百官入太庙,祭告列祖列宗。
追尊生父朱常洵为德宗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