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168章 代王献大同(求追订月票)

第168章 代王献大同(求追订月票)(1 / 2)

大青山南麓,浩齐特部的金顶大帐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帐前九堆篝火熊熊燃烧,象征蒙古人最崇高的“九白之贡”礼节。

烤全羊的油脂滴落在火堆上,发出“滋滋”声响,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与马奶酒的醇香。

朱由崧端坐于铺着白虎皮的主位,乌纱翼善冠下的面容不怒自威。

左右十六名锦衣卫按刀而立,而李来亨一身玄铁山文甲,面如寒铁,手扶雁翎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帐内众人:三位蒙古首领的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数日前,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三部被李来亨率领的精锐铁骑横扫。如今,他们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这位即将登基的弘武皇帝。

乌珠穆沁部多尔济率先起身,手捧哈达,躬身至地,嗓音里带着刻意的谦卑:

“大明皇帝陛下亲临草原,是长生天赐予我们的荣耀!乌珠穆沁部愿做大明的忠仆,世代为陛下牧马守边!”

他说完,偷眼瞥向李来亨——那位杀神的拇指正摩挲着刀柄上的血槽。多尔济的脊背顿时渗出冷汗,赶忙补充道:“若陛下不弃,我部愿献良马八百匹!”

浩齐特部固穆立刻跟着伏地,额头几乎触到朱由崧的靴尖:“浩齐特部从前被建虏胁迫,实非得已!如今陛下天威降临,我等愿为前驱,讨伐逆酋!”

苏尼特部腾机思最是狡猾,他捧着鎏金马奶壶亲自为朱由崧斟酒,叹息道:“当年林丹汗在世时,察哈尔与大明亲如兄弟!可惜皇太极那恶狼,逼我们低头……”

他说着竟挤出两滴眼泪,“如今陛下愿重开马市,简直是草原的救星!”

朱由崧缓缓抬手,帐内瞬间寂静。

他声音不疾不徐,却如重锤砸在三人心头:“朕知道你们各部箭囊里的骨箭,煮肉的陶釜,甚至妇人用的木纺锤,都是因为建虏不许汉商卖铁器给你们。”

三位首领的瞳孔骤然收缩。

朱由崧忽然提高声调:“但今日起,大明将重开大同、宣府两镇马市!尔等可用牛羊、马匹换茶叶、盐巴……”

他故意顿了顿:“还有铁锅!”

“铁锅”二字一出,固穆手中的银杯“当啷”落地。

即便是之前大明开放了互市,对于铁锅也是严格控制的;大清的皇太极虽然给蒙古贵族们封了爵位,同样限制铁器的流入。

只要有了足够的铁器,蒙古铁骑便能再现往日的荣光!

一口铁锅在草原能换十头羊,而铁制的箭镞同甲胄更是可以极大的增强蒙古骑兵的战力;若是有了大明的支持,自己很快就能力压漠南蒙古其他各部!

多尔济的呼吸粗重如牛,腾机思更是直接跪爬两步,颤声道:“陛下此言当真?”

朱由崧淡淡说道:“君无戏言!”

腾机思说道:“若如此,苏尼特部愿意举兵协助大明收复失地!”

多尔济同固穆也纷纷表示愿意一同出兵!

朱由崧举起了杯中的马奶酒说道:“出兵之事,稍后李将军会同诸位商议,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待蒙古首领们醉醺醺地离开大帐,朱由崧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

“三部察哈尔蒙古已经被末将打残,他们手中只剩下几千残兵何至于让陛下亲赴塞外,还给他们这么大的恩赏......”李来亨有些不解的问道。

朱由崧笑了笑:“距离朕的登基大典尚有一些时日,耽误不了正事!”

“李卿,你以为朕真在乎这几千蒙古残兵?”

李来亨抱拳:“末将愚钝。”

朱由崧笑了笑:“这些蒙古人来去无踪,击败他们容易,你想拴住他们,还得给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看着吧,用不了几天其余五部也会主动派人去京师的!”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骑兵都已经开始装备新型的马铳了,即便他们拥了铁箭镞,装备上了部分铁甲又能如何?用一些廉价的铁器换取急缺的战马,我们呢并不吃亏。互市,商人可以赚取利润,朝廷可以增加税收,同时可以稳定边境,一举多得,没什么不好!”

朱由崧从袖中掏出一枚铜钱,将其高高抛在空中,落在了舆图的科尔沁草原上!

“察哈尔八部虽然分散,但他们的牧场横亘在科尔沁与宣大之间。如今得了铁器,科尔沁人岂能坐视?”

李来亨眼中精光一闪:“陛下是要让他们狗咬狗?”

“如此一来建虏的广宁就完全暴露了,此时鞑子内乱,我们便可一举收复广宁!”

朱由崧笑了笑:“广宁,朕何时说过要打广宁?”

李来亨一阵愕然!

陛下调动吴三桂的关宁军北上占领义州,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居然不是为了夺回广宁?

张家口北关,守夜的明军哨兵王四倚着箭垛打了个哈欠,眼皮沉得像是灌了铅。巡视了一夜,这是他最累的时候。

远处草原上的晨雾像一层灰纱,把一切都罩得朦朦胧胧。

“嗖——!”

一支羽箭突然穿透雾气,精准地钉进他的咽喉。王四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捂着喷血的脖子栽下城墙。

“敌袭!蒙古人袭关!”

警锣炸响的瞬间,更多箭矢从雾中飞来。几个刚惊醒的明军才抓起火铳,就被射成了刺猬。有人踉跄着想去点燃烽火,却被一箭穿心,带着燃烧的火把滚下马道。

“轰!”

包铁皮的城门突然剧烈震颤,外面传来沉闷的撞击声。

把总赵四勇扒着垛口往下看,顿时魂飞魄散!

雾霭中,数百蒙古兵正如鬼魅般的出现在了城下,一群蒙古人更是抱起巨大的撞木开始撞击城门!

“放铳!快放……”

赵四勇的吼声戛然而止,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咽喉......

张家口二十里外的镇虏台上,老哨卒赵黑塔正裹着羊皮袄打盹。突然,他脚边的铜铃疯狂震颤,这是瞭望塔传来的警讯!

“娘的!”他一个激灵窜起来,扑到垛口处。远处地平线上,三道赤红的火光正撕裂夜幕——那是张家口方向最紧急的“三连烽”!

赵黑塔的糙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火把。他踹醒蜷缩在角落的徒弟:“狗剩!快搬柴火!是鞑虏扣关了!”

两人手忙脚乱地将预存的狼粪、艾蒿、硫磺堆进烽灶。火镰擦了三下才迸出火星,霎时间,青红色的焰舌裹着刺鼻浓烟冲天而起。

到子时三刻,从张家口到大同的数百里防线上,二十二座烽燧已连成一条扭动的火龙。远远望去,竟似长城本身在熊熊燃烧!

这个中国人沿用了两千年的古老方法,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将张家口遇到袭击的消息传到了宣大各处隘口!

宣府总兵府内,朱之冯的官靴踏得青砖咚咚作响,他一把推开大门,额角渗着细汗,声音里带着少有的急促:

“虎总兵!蒙古人已至张家口,烽火连天,再不出兵,贼寇便要破关了!”

虎大威背对着他,双手撑在舆图上,目光死死盯着宣府周边的山川地势,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

“朱巡抚,蒙古人向来不善攻城,此时突然大举进犯张家口,您不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他转过身,眼神锐利如刀:“孙督师临行前再三叮嘱,宣府乃九边咽喉,绝不可轻动!若此时调兵出城,万一梁军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