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 第162章 朕的好爷爷万历(求追读月票)

第162章 朕的好爷爷万历(求追读月票)(2 / 2)

倪元璐的话说出了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大明北方不仅是粮食产量远远落后南方,更是缺少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仅仅拥有靠海的长芦盐场以及河东的盐池。

在经济上北方完全无法同南方抗衡!

当然有有一个原因,户部拿不出银子来支持自己搞海贸!

朱由崧笑着说道:“去岁攻克南阳之时,朕已经下令百姓在山间种植茶叶,想来清明前后,茶叶便可上市了!归德一带去岁也推广了棉花的种植,只要从松江购入织布机,便能生产棉布!”

“此外朝廷可调景德镇的窑工北上,帮助磁州窑生产更加精美的瓷器用于海贸,反正造船也需要一些时日,到时候这些茶叶瓷器便能用于海贸了。”

倪元璐抱拳说道:“殿下高瞻远瞩,可即便有了些许茶叶同瓷器,我们依旧无法同南方的丰富货品争锋!”

朱由崧笑了笑:“朕既然想走海贸,这么会没有准备!此番叫来倪卿,就是让你瞧瞧朕的杀手锏!”

很快几人便来到了城外的一处军营之中,只见营外有大批的锦衣卫把守。

营内却竖起了许多高炉,一时间浓烟滚滚!

进入营地后,朱由崧指着满地石英砂狞笑:“诸卿说朕穷,今日便叫你们见识如何将沙子变成宝物!”

宋应星原本辞官赋闲在江西老家,被锦衣卫带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犯啥罪,结果到了京师直接被加封为工部右侍郎,并被派来督造玻璃!

“鼓风!”随着宋应星的嘶吼,二十名铁匠拉动牛皮风箱,焦炭炉内腾起青白烈焰。

砂粒在坩埚中渐渐熔成金红浆液,宋应星亲手舀起一勺,浇在铁板上。

“滋啦!”

刺鼻烟雾中,一片浑浊的黄绿色玻璃缓缓凝固,映出几人扭曲的脸。

众人纷纷称奇:“这些就已经是琉璃了!”

这时只见宋应星令人加入脱色剂(氧化锰),等到玻璃开始凝固后,众人惊奇的发现原本还处于琉璃状的突然变成了晶莹剔透的样子。

宋应星激动的说道:“多亏了陛下的指点,这玻璃已经成功褪色!”

“继续鼓风!”宋应星嘶吼。数十军士拉动牛皮风箱,炉火骤转纯青,砂液沸腾如金汤。“浇铸——!”

琉璃液倾泻而下,在青铜板上铺开一片赤红。宋应星亲执铁辊碾压,热浪灼焦了他的眉毛,却压不住狂喜。

液面渐冷,竟透如止水!

朱由崧拔剑挑碎表层浮渣,阳光穿透三尺见方的琉璃板,在地上投出清晰的“明”字光斑(工匠提前在铁辊刻了阴文)。

当成品玻璃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其在阳光的折射下,显得有些五彩斑斓,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透明的宝石!

其实烧出透明玻璃也并非是啥难事,此时欧洲的意大利工匠已经完全垄断了烧制玻璃的技术,难的是解决其表面不够平滑,内部有气泡,以及生产出大块的玻璃!

宋应星令人在铜板的上层先铺一层熔化的锡(锡熔点232℃),再倒入玻璃液。

玻璃因密度较低会浮在锡面上,形成光滑表面。

玻璃液流入锡槽,在锡面上摊平(自然形成平整面)。

退火:缓慢冷却后切割,可得大块透明玻璃。

朱由崧说道:“将玻璃大营搬到山中,严加封锁;所有的工匠每月发放三倍俸禄,但严禁离开营地,违者杀无赦!”

一旁的锦衣卫千户连忙说道:“遵旨!”

倪元璐惊呼:“此物稀罕,不光是海贸,怕是京师的权贵也会趋之若鹜!”

朱由崧笑了笑:“朕决定在京师成立‘水晶阁’专门经营这些玻璃制品,收入专款专用,用于扩建天津码头,设立市舶司,在白河入海口修建大沽口炮台,兴建天津造船厂。打造战舰海船,兴商贸通海路,卿以为可否?”

倪元璐拱手说道:“陛下圣明!”

“两淮盐税是南京的主要收入,下官建议扩建长芦盐场以增加粗盐产量。若是南京方面不愿意恢复漕运,我们则可以禁止淮盐流入河南等地,既打击了南面的经济又能增加朝廷的收入!”

朱由崧点头说道:“准奏!”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打赏,追读,评论支持!ru2029

u2029感谢书友“浩劫”、“陈吉斯汗”、“Mitily”、“帝国的光辉”、“二佛图关虎”、“为科学献身无所谓”、“家里蹲月球人”、“20220508064744472”、“搬砖破万法”、“大路16”、“202112001213711739”、“不知名人士66715”、“迷路的骑士”、“201909616211922065”、“20170312191853272”、“破碎的视野”、“1a2”、“天下0”的月票支持,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