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谋逆案的血腥镇压,使得朝堂上下风声鹤唳。
63名官员被夷三族,定国公府满门抄斩,连周皇后亦被迫自尽。
自洪武朝胡惟庸案、蓝玉案后,大明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对官员们的清洗。
梁王监国虽未登基,但是“天子一怒,浮尸千里”的气势着实震慑住了京师的大小官员。
文官集团素来以“风骨”自诩,动辄谏言抗辩,可如今面对朱由崧的雷霆手段,竟无一人敢质疑周皇后之死的蹊跷。
只有礼部左侍郎钱谦益说道:“敢问监国殿下,周皇后以何等礼仪下葬?”
“自然是以皇后之礼下葬!”朱由崧轻描淡写的说道。
这时户部尚书倪元璐说道:“如今漕运断绝,除河南、陕西、直隶外的其他各省均没有将赋税押解京师,朝廷还要支撑辽东的庞大开支,虽说如今太仓尚有一些银两,殿下还是应当减小开支!”
倪元璐说得十分委婉,但目前朱由崧实际控制的地盘就是京师外加直隶河南两省以及陕西的西安同凤翔二府!
当然还包括山海关到锦州一线的辽东地区,但是辽东每年的军费开支巨大,收入几乎忽略不计,毫不夸张的说大明就是被辽东给拖垮的。
不过好在“松锦大战”之后辽东明军的总兵力已经不足六万人了,加上京营同虎贲营的这次火并,使得京畿卫戍部队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军费的压力还是减轻了一些。
仅仅以财政收入而言,如今的朝廷根本无力长期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户部能够正常运转,全靠上个月京师勋贵们捐献的数百万钱粮,但这也并非是长久之计!
这时钱谦益说道:“之前殿下已经拨出银两替朱由检修建陵寝了,臣建议暂只需将周皇后暂时同田贵妃合葬在一起,到时候再将梓棺移至帝陵合葬便可!”
此时官员们私下还是出现了一些议论。
户部郎中沈奕期说道:“毕竟也是皇后,降成贵妃的规格下葬也就罢了,居然还是合葬,这也太过寒酸了!”
朱由崧的目光扫视殿外的诸多官员,正好停留在他的身上。
“沈爱卿,可是对钱侍郎的建议有不同想法,又或许你能够慷慨解囊替周皇后修建一座盛大的临时墓室?”
此时众臣纷纷以一种幽怨的目光看向沈奕期。
沈奕期连忙说道:“钱侍郎的提议乃是两全其美的良策,微臣甚是赞同!”
众臣纷纷说道:“臣等附议!”
朱由崧说道:“之前鞑子进犯之际,本监国曾下令全国兵马进京勤王,难道没有人响应?”
此时殿下鸦雀无声!
吏部尚书王胤昌有些尴尬的说道:“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响应,山东总兵周遇吉曾率一万兵马北上,不过进入河间府后,听闻殿下已经击溃了皇太极,又返回兖州去了!”
“此外凤阳总督朱大典同南京方面也送来过粮食十万石,还有就是衍圣公孔胤植上表恭贺殿下成为监国......”
朱由崧摆了摆手,示意王胤昌不用再说了。
搞了半天只有周遇吉一人带兵北上勤王,南京这帮人送了点粮食过来敷衍一下!
看来自己这个监国的影响力也没比崇祯朱由检好到哪里去!
这帮墙头草,要么观望,要么就是趁机拥兵割据,想要传檄而定天下是不可能了,还是得依靠武力征伐!
他又看向了台阶下的潞王朱常淓。
潞赵郑三藩相助自己杀入京师后,为了表示嘉奖,朱由崧将卫辉、彰德、怀庆三府的田税赐予了三王,并允许他们在封地保留自己的三护卫。
毕竟自己现在还没有君临天下,没有到卸磨杀驴的时候,还是要对这帮助自己的靖难三王给予嘉奖以拉更多的藩王投靠支持自己。
不仅如此朱由崧还打破了藩王不得滞留京师的规矩,任命潞王朱常淓为“大宗正”,协助处理大明的藩王事宜!
“潞王叔,各地的藩王有何反应?”
朱常淓说道:“晋王、沈王、蜀王、崇王、代王五王已经宣布反对崇祯,支持殿下奉天靖难。不过除了崇王将汝宁府交给了朝廷,其他几王皆处在拥兵自重的状态!”
朱由崧冷笑一声,这些人不过是借着支持自己的名义搞割据,早晚得收拾他们。
汝宁府是河南唯一一个没有被自己直接武力占领的州府,崇王此举倒也算是为诸王做了一个好的表率!
“崇王此举顺天应人,从国库中挑选番邦贡品以示恩赏,准其恢复护卫以应对当前乱局!”
潞王朱常淓说道:“殿下圣明,如此一来天下藩王定然会支持监国而反对崇祯!”